世界儿童日 2|棍棒之下并无孝子,只有孩子一生的阴影

救助儿童会与联劝公益携手推出2022年世界儿童日系列传播倡导活动,呼吁公众一起关注0-6岁儿童早期发展,聚焦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倡导非暴力的家庭教育方式,并为公众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学龄前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之一,早期发展奠定了儿童未来人生发展的方向和基础。本次专题采访聚焦消除暴力管教,与救助儿童会家庭保护项目总监冯浩殷、善导·童享家负责人周桂英、一土教育联合创始人申华章、情绪力研究所创始人孙莹、知名自媒体育儿博主灰爸和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项目顾问吴锦容等多位儿童发展领域专家进行一对一深度交流,探讨新型家庭教育模式的开展,共同呵护更多儿童,特别是城市流动儿童的美好童年。

黄金棍下出好汉,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俗语虽然在早已接受现代教育观念的当下是被否定的,但是很多父母实际教育中往往不自觉地就用上了“棍棒”。已经有太多的心理学依据证明了暴力管教对于引导孩子并不奏效,甚至可能适得其反;除此以外,我国也出台了相关法律、政策,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情节严重者更会面临刑事责任。

那么,究竟什么是暴力管教,为什么它是不恰当的?作为父母,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来教育我们的孩子?作为旁观者,我们又该如何去帮助深受暴力管教困扰的孩子们?

暴力管教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在探讨暴力管教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之前,我们不妨先来一起了解一下什么是暴力管教。对此,冯浩殷老师在采访中给出相应阐释:暴力管教是指父母在管教子女的过程中使用语言、情感和身体暴力。而在今天,虽然暴力管教的频率和强度已经因为法律和社会的约束而有所下降,但它依然在很多家庭中存在。伴随着拍打、恐吓、威胁、辱骂的低度暴力管教仍然经常发生。

冯老师指出,过多来自父母的否定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自我怀疑。他们会失去探索自己能力和优势的信心,从而限制了自己的潜力,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失去认知和学习能力;同时,暴力管教也会使他们失去安全感和勇气。没有安全感,他们就更难熟悉陌生的环境和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可能会失去探索外部世界的动力,这进一步阻碍了他们接触外部世界。

在如上恶性循环的情况下,孙莹老师也介绍了第三个负面影响——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损害。身体暴力只是暂时的;心理和情感暴力则更为持久。孩子最早的世界观往往来自家庭,但暴力管教会打破孩子与父母的情感联系,使他们对外部世界产生厌恶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心理阴影的创伤性影响会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敏感和多疑,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正常发展,甚至影响他们的余生。

由此可见,针对孩子的暴力管教的后果非常严重。孩子们不仅仅是受了身体上的折磨,这种暴力带给他们的恐惧很有可能一直跟随着他们,对他们的生活和成长造成严重的干扰。那么,我们该如何减少暴力的发生,降低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暴力管教,如何化解?

人无完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错也是在所难免的。然而,针对他们的管教和指导有许多不同的方式,孙老师认为,改变的机会更多在于父母的层面。

如果暴力已经发生,降低暴力行为对孩子的消极影响,重建亲子关系就变得至关重要。正如孙莹老师在采访中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你所做的事情很重要,但你如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则更为重要”。因此,学会向孩子道歉,道歉是一种及时的补救措施,家长不必为此感到羞耻。家长可以在冷静下来后主动找到孩子,诚实地反思冲动的暴力行为的原因,向孩子道歉,并请孩子帮助自己逐渐采用非暴力的教养方式。

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榜样,让他们知道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错事后应该道歉并寻求原谅;对父母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醒及改变的开始,在未来努力成为一个成熟理性的家长。

在“暴力管教不可取”理念的基础之上,申华章老师也指出:父母应该学会温柔而坚定地解决问题。爸爸妈妈们可以学习直面问题,与孩子们讨论需要遵循的原则,让他们清楚自己的行为意味着什么,会产生怎样的效果。这么一来,你会发现管教孩子可以如此温和却有力,这种友好的方法也会让教育变得事半功倍。

谈到“关系”的重修对于亲子之间隔阂的化解的重要性时,申老师分享了他身边的一个真实的小例子:

一位来自东北的阿姨平时对孩子比较强势,因此儿子从小到大都和她存在着一些隔阂。在一次次接触申老师关于家庭平等、融洽和开放的教育氛围的指导后,这位阿姨在耳濡目染中了解了积极的教养方式。她开始反思过去和儿子交流的细节,通过对比,寻找更开放的与孩子相处的方式。

一段时间后,阿姨意识到,也许孩子的“不听话”“任性”等可能更多是自己的主观臆断,而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于是有一天,她给孩子打了个电话,为过往的暴力管教方式道歉,孩子感到惊讶又惊喜。正是这通电话,那座横亘在母子俩之间的冰山也因此消融,从原来的久久不通一次电话直到现在的无话不谈。

调整心态,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能够帮助成年人开始自我反思,带来全新的教育观念。对此申老师也笑着总结道:“其实亲子关系的建立乃至修复并不难,只是其中作为父母的成年人的改变至关重要;而改变长久以来不愿走出的思维定式的第一步,就是把他们放在一个充斥着正向教育氛围的环境里,小到家庭社区引导,大到社会环境共建,时间和环境会带来令你意想不到的改变”。

管教孩子固有章法,但章法绝不应该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之上,否则就成了虐待。所谓管教,指的便是以正向、支持的方式去引导子女反思他们的行为,从而在未来做出更好的改变。

救助儿童会从2014年开始在中国推广“正向教养”,旨在消除家庭内针对儿童的体罚和羞辱。截至目前,我们已在全国各地培养了220多名“正向教养”家长导师、儿童引导师,开展了近500场活动,帮助五万多名家长和儿童建立起更好的亲子关系。2021年10月,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提出了实施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极大助力国内家庭教育领域的发展,也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2022年起,救助儿童会家庭保护项目团队将持续投入,培养更多专业的“正向教养”服务提供者,为流动人口家庭、农村人口家庭提供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服务。新时代的孩子被寄予了更多的期望,而家长也自然不能落伍。用更为关怀高效的方式帮孩子成长,从拒绝暴力管教开始!

作为旁观者,你该怎么做?

设想,当你听到隔壁家里每天都传来打骂声和孩子的哭声,你是否会于心不忍?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的花朵,对于针对儿童的暴力,我们不能袖手旁观。那么,从旁观者的视角和身份出发,我们可以怎么做?孙老师和冯老师从个人到社会不同的层面进行了分享:

个人层面:作为邻居,你可以善意地给家长提建议,劝导不要使用暴力,而是给予孩子帮助。在此过程中,掌握分寸尤为关键。

社区干预:你的行为需要根据你与邻居关系的亲疏远近而变化,如果平时只是点头之交甚至毫无交流,那么直接干涉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这时,你可以借助居委会/村委会、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工站等专业力量,请他们采取一定的系统性措施来阻止暴力。

社会助力:除直接干预外,可以在社会上推动科普教育,影响人们对暴力管教的看法。例如,社区可以组织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科普,和家长们分享更多温和而可行的解决方案;学校也可以给孩子们开展课程,教他们形成对待暴力的正确意识,遭遇暴力时如何寻求帮助等。

个人的力量虽然有限,但也弥足珍贵。冯老师补充道:“如果不能做到有效的‘干预’,‘关心’可以是更好的选择”。以关心的角色出现与对方家长产生互动,帮助他们从暴力中醒悟;同时,以得体的方式关心小朋友,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真实关切着的。从双方入手,家长和孩子的矛盾或许就能够在你的调和下得到缓和。

联劝公益与儿童保护

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也一直是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关注的重点人群。吴锦容老师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是第一责任人。但不少家长的管教方式简单粗暴,甚至以爱的名义对孩子实施暴力管教,为孩子的童年蒙上阴影。在今年的4月30日国际不打小孩日,联劝公益联合十余家社会组织一起在新浪微博上发起“打骂不是爱”的宣传活动,倡导构建正向积极的亲子关系,让孩子远离暴力,活动累计浏览量约12万。

在去年新修订的未保法颁布实施后,联劝公益又与上海8个街镇合作开展了宝藏小屋未成年人保护站项目,引入社会资源和专业社会组织支持上海未成年人保护事业,在街镇层面打造未成年人保护体系,让法律的保障落实到社区的每一个孩子身上。

联劝公益配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科普活动制作的海报

从今天起,拒绝暴力管教

暴力绝不应该是解决问题的第一选择。家长们应当以理性的方式引导孩子反思、总结,用更为关怀且高效的方式帮助孩子收获成长,不要让愤怒与失控的瞬间成为孩子难以消除的阴影与伤痛。拒绝暴力管教,从你我做起。

(本文为转载内容,不代表本报观点)

网络编辑:kuangyx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