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儿童日 1 | 孩子的美好童年,需要爸爸的爱共同筑就
11月20日是世界儿童日,联劝公益与救助儿童会携手推出了2022年世界儿童日系列传播倡导活动,呼吁公众一起关注0-6岁儿童早期发展,聚焦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倡导非暴力的家庭教育方式,并为公众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学龄前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之一,早期发展奠定了儿童未来人生发展的方向和基础。本次专题采访聚焦消除暴力管教,与救助儿童会家庭保护项目总监冯浩殷、善导·童享家负责人周桂英、一土教育联合创始人申华章、情绪力研究所创始人孙莹、知名自媒体育儿博主灰爸和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项目顾问吴锦容等多位儿童发展领域专家进行一对一深度交流,探讨新型家庭教育模式的开展,共同呵护儿童,特别是城市流动儿童的美好童年。
湖南卫视的热播亲子类综艺《爸爸当家》你看了吗?节目邀请了四位素人爸爸全职照顾孩子,开启长达一百天的爸爸当家生活。节目中爸爸和孩子相处的甜蜜瞬间令人印象深刻,爸爸遇到的带娃难题也令电视机前的爸爸们感到共鸣。同时,#爸爸带娃# #新手爸爸# #超人爸爸# #闪亮的爸爸#等话题在微博、抖音引发广泛讨论。可见,家庭教育中男性角色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
在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家庭分工观念中,妈妈往往是带娃的主体,爸爸仅仅是必要时的辅助者。在这种情况下,妈妈承担了过重的家庭责任,爸爸也缺少了与孩子建立联结的机会,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情感关系逐渐失衡。除此之外,在许多家庭中,爸爸往往会扮演“黑脸”的角色,本应和蔼、亲切的父亲形象在孩子眼里只剩下威严和恐吓。
吴锦容老师跟我们讲了一个在联劝公益为城市流动儿童设立的宝藏小屋项目点上发生的事情:一个孩子很不喜欢爸爸来接他回家,爸爸来接,他也不愿跟着走,生气的爸爸直接要动手,还好被项目点的社工劝阻。
经过进一步了解,发现这位爸爸在孩子的养育中一直扮演“黑脸”角色。“小孩子调皮捣蛋,打骂管教不是很正常吗?”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对爸爸感到很抵触,亲子关系变得异常紧张。后来,社工多次与这位爸爸进行耐心的沟通,并邀请他和孩子一起来参加亲子活动。最终,爸爸的态度逐渐改变,孩子也能拉着爸爸的手开心回家了。
男性在儿童早期成长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在救助儿童会云南项目点上,我们注意到有些幼儿园男老师也可以很好地承担起照顾小朋友的责任,比如在午睡后为宝宝们梳理头发,他们做得并不比人们传统观念中的“女性”要少或差。此外,救助儿童会围绕“爸爸带娃”热点话题,邀请中国流动人口社区中的宝宝和爸妈一起拍摄了四个生动活泼的“奶爸”视频,请爸爸们搜索@救助儿童会 与 @美好公益在身边 官方视频号,一起看看吧!
在家庭教育中,不论是爸爸还是妈妈,都应该爱孩子,懂孩子,关心孩子。现在,社会倡导更加均衡合理的家庭分工,“爸爸带娃”是每一位父亲应尽的责任。父亲对孩子个性、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倡导养育孩子需要父母双方的积极参与,鼓励爸爸共同学习养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跟孩子一同成长。
跟“爸爸缺位”say no!
“爸爸缺位”指家庭中的父亲因主观或客观原因未能充分参与育儿工作,使得孩子的童年缺少爸爸的角色。申华章老师将“爸爸缺位”的原因归结为一种“家庭内卷”现象——在一些家庭中,妈妈更关注孩子的教育,爸爸则对家庭教育不甚了解。当爸爸尝试带娃时,妈妈对爸爸有很多意见和指责,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在讲述“爸爸缺位”现象的危害时,申华章老师将家庭教育比作了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如果生态系统由爸爸负责的环节缺失,妈妈便要承担爸爸的角色,而妈妈一人不一定能同时做好父母双方的环节。因此,为了追求每个家庭特有的和谐状态,家长双方应当共同负责孩子的教养,而不是由某一方单独负责。
父亲对儿童早期的正面影响是多样的、全面的、不可缺失的。爸爸可以在陪伴中为孩子树立榜样,给孩子提供安全感,引导孩子在与外界的接触中学会承担责任,遵守规则秩序,让孩子能够自信、开朗地面对生活。因此,“爸爸带娃”是对父亲们的期望,更是要求。
爸爸带娃不翻车,应该怎么做?
知名育儿博主灰爸认为处于0-6岁的孩子和妈妈有天然、内在的联系,会对妈妈有本能的依赖,爸爸们则需要花更多心思去建立、维系与孩子的关系。采访中,灰爸也结合自己的育儿经验,给出了一些“爸爸带娃不翻车”的小建议:
01带孩子去玩爸爸感兴趣的东西
足球、徒步、自行车、飞盘……爸爸们可以尝试带着孩子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与游戏,让爸爸和孩子的爱好产生交集,让孩子感受到和爸爸共同热爱、共同玩耍的快乐氛围。需要注意的是,活动中需要以孩子为中心,父亲需要主动担任陪衬角色,在玩耍的时候及时地鼓励:“原来你知道这个啊,好厉害,爸爸都不知道”。申华章老师认为,父亲可以利用亲子互动,用持续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孩子拥有内驱力和自我效能感,构建正向家庭环境。
02不直接评判孩子行为的对错
当孩子行为欠妥时,如果爸爸选择立马评价、批评孩子,使得孩子陷入愤怒、焦躁、难过的情绪中,而不予以支持,久而久之,孩子很难在社会情绪能力上有所提升,也不知道何为恰当的行为。因此,爸爸们需要牢记“用安抚代替评判”,即先抚慰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恢复平静,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再和孩子一起讨论不当行为会造成的影响与正确处理事情的方法。
关于如何处理孩子有失妥当的行为,灰爸也分享了他生活中的育儿小故事:
事情发生在一次他带着家里的孩子们出门做义工回家的路上,走着走着,弟弟突然发现做义工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不知道什么时候掉在路上了,才几岁的小孩子承受不住这个打击,瞬间惊慌并大哭了起来。而此时作为爸爸,灰爸并没有喝令制止孩子的哭闹,或是直接指责弟弟粗心,“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是要等孩子先把难过的情绪发泄出来后,家长再表示很理解他的心情,愿意和他一起去寻找丢失的钱,引导他去思考解决对策而不是在已经造成的损失上停滞不前”。然而天不遂人愿,这笔对于孩子来说的“巨款”还是搜寻无果。但是在这次的经历中,孩子虽然丢失了财物,但是却收获了往后如何面对挫折和挑战的思考。
“其实后来弟弟在知道找回无望后也一直跟我哭闹,想让我给他补上这部分钱,但我直到最后还是没有答应他的要求”,灰爸说道,“因为我想让他从小就能知道,自己需要承担自己造成的后果,而父母也并不能一直为他善后”。
因此孩子们需要自己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抉择。父母需要尽量把决定权交给孩子,让孩子相信自己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解决棘手的问题。如果孩子小时候总是被评判、被做选择,长大后就会失去自己解决问题、应对挫折的能力。父母真正需要做的只是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把控,在孩子需要时适当站出来并给予支持,让孩子能一直感受到“摔下来也有人接住”的安全感。
03与孩子分享日常经历
爸爸可以多与孩子分享生活、工作中或好或坏的经历、故事和感受,让孩子进入爸爸的世界,并引导孩子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孩子的分享欲,从而建立双向的、积极的亲子沟通。同时,爸爸还可以在分享的过程中为孩子树立榜样。
救助儿童会0-3岁婴幼儿家长小组活动
“爸爸带娃不翻车”
让孩子的童年多一些爸爸的身影
爸爸和妈妈都是孩子成长路上不可缺失的伙伴。在爸爸们不那么擅长育儿、家务的时候,妈妈们可以及时地说一些鼓励和赞扬的话。爸爸们也应该重视每一个与孩子相处的机会,做孩子和自己都喜欢的事,在交流互动中注意体察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多和孩子分享、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爸爸的爱,在成长中收获更多色彩。
(本文为转载内容,不代表本报观点)
网络编辑: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