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职演说政治学
就让我们告诉未来……在寒风凛冽之际,除了希望和德行之外,没有其他能够存活下去……这个城市和这个国家必须一起迎上及克服共同的危难。
【新君王论】
上星期提到很多评论都对奥巴马的就职演说感到失望,其中一大原因,如英国《泰晤士报》所称,这次演说,不像肯尼迪或罗斯福的演说那样,留下让人传颂的动人句子,谈不上令人难忘。
在美国历届总统的就职演说中,究竟出现过哪些名句呢?
最脍炙人口的,当然莫如罗斯福和肯尼迪的。
在世纪经济大萧条中,罗斯福鼓励国民:“我们唯一要恐惧的便是恐惧本身。”(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1933)
在一个青春焕发的年代,肯尼迪激励青年人报效祖国:“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自己做些什么——问问自己能为国家做些什么。”(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1961)
除了这两句之外,较多被人提及的还有:
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每个意见上的分歧并不等于原则上的分歧。”(Every difference of opinion is not a difference of principle.) (1801)这被视为建国早年最经典的名句,尤其是大家要记得当年是一场旗鼓相当的大选,最后因票数相同,要劳烦众议院表决才分出胜负。
里根:“政府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处方;政府本身才是问题所在。”(Government is not the solution to our problem; government is the problem. ) (1981)这一句带出了里根“小政府,大社会”的施政中心思想,亦掀起后来一连串究竟政府是“处方”抑或是“问题所在”的争论。
至于奥巴马的偶像林肯,为了给内战疗伤,则有如诗一般优雅的句子:“不对任何人心怀恶意,对所有人心存宽厚,坚持正义因为上帝让我们看到正义……”(With malice toward none, with charity for all, with firmness in the right as God gives us to see the right …… ) (1865)
这次奥巴马的演说虽然缺乏名句,却也有不少与上述名句展开对话的成分,例如:
“责任年代”(era of responsibility)这个概念,是在回应肯尼迪;
“今天我们要问的,并非政府是否太大抑或太小,而是能否做出成绩”;
“这一天,我们聚首一堂,是因为我们选择希望而非恐惧”,则是在回应罗斯福。
如果你问我最喜欢哪一篇,答案一定是1981年里根的那篇,尤其是篇末作结的那个小兵故事。
当时经济环境与如今一样严峻,如何能感召百姓共渡时艰,激发信心士气,成了里根的最大挑战。结果,里根在演说结尾时,讲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兵而非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大人物大英雄的故事。里根说这位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毅然参军,奔赴法国战场,不幸阵亡殉国,只留下一本日记,在扉页上以“我的誓言”为题写下了以下一番话:“美国必须打赢这场战争,因此我将刻苦工作;我将努力拯救他人;我将牺牲;我将坚忍;我将乐观奋战;我将竭尽所能;千斤担子两肩挑。”
里根由此推演出他的结论:“我们今天面对的危机,并不需要我们每个人像Martin Treptow,以及其他成千上万受征召的勇士般舍生取义,然而它的确需要我们全心全意地相信自己,相信我们有能力成就大业;相信只要同心协力,并在上帝的庇佑之下,我们就一定能克服今天的困境。说到底,我们无理由不如此相信,因为我们都是美国这个伟大国家的子民。”
里根的意思是,如果普通士兵都做得到,大家没有理由做不到。如今面对类似的严峻环境,奥巴马仿效里根,用上立国先辈的故事和名句,来激发民众的信心:
“在美国立国那一年,冬寒刺骨的一刻,一小群爱国者在冰封的河畔,围拢一堆营火余烬取暖。首都失陷,敌人步步进迫,雪白血红。在革命果实风雨飘摇之际,我们的国父下令把以下一段话向民众宣读:
“‘就让我们告诉未来……在寒风凛冽之际,除了希望和德行之外,没有其他能够存活下去……这个城市和这个国家必须一起迎上及克服共同的危难。’
“美利坚,面对共同的危难,在困境的严冬之中,就让我们谨记这些不朽的文字。凭着希望和德行,让我们再一次勇敢面对冰冷的寒流,承受来袭的风暴。告诉我们的后代,当我们经历磨练时,我们曾拒绝让这旅程终结,我们不掉头,我们不畏缩,放眼未来,怀着上主赐给我们的恩典,带着自由这份献礼向前走,将它薪火相传下去。”
历届就职演说中,最常用的两个技巧,首先是引用《圣经》,第二就是引用立国者的故事和名言,以此阐释美国的立国精神和理想如何薪火相传下去。
这种精神在小布什口中,“是一个新大陆变成旧世界的朋友及解放者的故事……是一个强国保卫而非霸占、捍卫而非征服世界的故事”(the story of a new world that became a friend and liberator of the old, …… the story of a power that went into the world to protect but not process, to defend not to conquer)。
在克林顿口中,则是“美国的许诺孕育在18世纪的一个勇敢信念中,即人人生而平等”(The promise of America was born in the 18th century out of the bold conviction that we are all created equal)。
在奥巴马和里根口中,则是前述的逆境中自强的故事。
各自演绎,各取所需,就是如此。
网络编辑:老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