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腔八百里,皮影百年身,影像再现中国古老的“摇滚”
“白袍乌甲素巾包,丈八蛇矛手内揾,今与吕布去交战。”热闹激昂的伴乐撕裂四下里的沉默,振聋发聩的一嗓瞬间将昏暗的空气燎出火星。在紧凑的敲锣打梆声中,白幕之上虽只见一人一马,却有如千军万马紧随其后,硝烟滚滚。
“贼命难逃张翼德,催马来至两军阵,叫骂贼人来交锋,吕布冤家出关打战来!”这段影片中,非遗传承人张喜民句句铿锵,唱腔豪放又不失细腻,声影相衬,穿过千百年来的沧桑岁月,将观者带至《三英战吕布》的黄沙战场,也将华阴老腔皮影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影像呈现在观者面前。
皮影戏又称“灯影戏”,传统皮影用兽皮描稿,裁刻出人与物的剪影,敷彩熨平,缀缝装杆,一张平整白布立起即可作为舞台。华阴老腔的加入赋予皮影浓郁的陕西民俗色彩,也在几百年发展中不断丰富其艺术表达,形成华阴老腔皮影这一独特剧种,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与研究意义。
华阴老腔生于张氏家族。长期以来,久为华阴县泉店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如今活跃在传承、保护与发扬一线的张喜民、张新民、张军民、张拾民都是华阴老腔正宗传人张全生的儿子。但华阴老腔所承载的不仅是一部家族史,更是一部陕西民俗史。华阴老腔的两种主要的唱腔都源自陕西老百姓的日常劳动生活,平缓清悠的阿宫腔,或豪放或委婉的弦板腔,都具有原生态、乐即兴、亲自然的特点。其唱词多来自民歌俗语,以陕西东府方言,即关中方言为叙述语言。其伴奏也粗犷随性,以二胡、勾锣、梆子等民乐为主,甚至木板凳也能成为一种乐器。
充满阳刚之美的老腔皮影用激昂的武戏彰显黄土儿女的万丈豪情,也用朴实的文戏叙说着百年民俗变迁的风尘激荡,其豪放肆意的表演风格使其无愧为“中国古老的‘摇滚’”。
影像所再现的不仅是老腔皮影戏的魅力,也刻画出了一部黄土地上的人物群像,影片最后,张家五位传承人共同演出了一台戏:
你看——他们的老腔炸出来了,他们的青筋暴起来了,一人喊词儿一众吆喝,他们顶着苍天笑弯了腰啊;你听——他们的锣鼓闹起来了,他们的梆子急起来了,弦琴唢呐齐声作响,热烈的声浪一波一波,把陕西人直爽豪放,热情好客、无拘无束的性格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
陕西人一旦唱起这华阴老腔,便是唱出了那“接地气”的百姓生活。田间地头、码头船上,只要是陕西老百姓大都能乐乐呵呵地跟上几句。而出了华阴这片土地,再听这生于黄土、长于青天的老腔呐喊,当地人心里更多了一份文化自豪,外乡人眼中更多了一份向往。
华阴老腔皮影演遍千年战争诸侯将相英雄人物,唱尽西北这片黄土地上的民喜民忧,其传承和发展经历了近现代社会的巨大变迁,但最终越过了重重阻碍流传至今,一如其制作过程的反复打磨,一张张坚韧的兽皮制作经过极具匠心的工艺最终绘制成雕镂精巧的艺术形态;也如其乐曲与唱腔的豪迈壮阔,黄沙愈吹歌愈壮,历史愈磨曲愈精。
影像,串联四面八方的传承接力。这份历久弥新的坚韧不仅得益于其制作与表现形式的独特性,也与一代又一代传承人的坚守,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保护力量的逐渐加入密不可分。文中看到的影片由佳能拍摄于2014年,由22人组成的佳能专业摄制团深入陕西,记录下了华阴老腔皮影背后的故事,制作成情节跌宕起伏、画面优美动人的纪录片。
甚至就在这篇文章写就的今天,仍可以在年轻人喜爱的视频网站上看到年轻有为的Up主以华阴老腔皮影为表现形式进行极具时代感的内容二次创作,今天,华阴老腔皮影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已经再次迸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辉。
影像,承载文化遗产的生命鲜活。尺寸白布,一嗓老腔,遍历秦川八百里;须臾光影,千转刻刀,皮影翻转过百年。通过影像的记录与传播,曾经蒙尘的明珠得以“被看见”,保护者的努力得以“被见证”,濒危的文化遗产得以“被留存”,非遗传承的经验得以“被记载”。
影像本身或许只是技术的造物,但影像为公众与非遗文化项目之间创造了一个切口,让社会各界得以向内灌注佳能矢志创新的决心和永不停歇的关切,这正是非遗保护工作能够延续的不竭动力。佳能对华阴老腔皮影的影像记录在全社会的非遗保护篇章中看似渺小,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佳能以影像为核心的公益战略始于2008年,那一年,佳能秉承与中国社会“共生”的理念在中国确定了“影像公益战略”——在文化传承、环境保护、教育启蒙、社区关怀、人道援助五大核心领域,以影像公益为出发点创造社会价值。
2009年,佳能(中国)着手组建了“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组,并启动了佳能“影像·文化印迹”项目。项目邀请了10多名专业摄影师志愿者加入,先后采用先进的影像技术记录了羌族、苗族、白族、傣族、彝族等九个民族21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遗技艺,到2013年形成了多达6TB的影像资料。这些珍贵的影像数据由非遗保护项目组分批无偿捐赠给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此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事业。其中的优秀作品陆续在大型文化场馆面向公众展示,以唤醒公众对濒危文化的保护意识。
在这一阶段,影像既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生动的文化载体,影像以其突破时间、空间与地域文化壁垒的强大力量,将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历史的积淀、文化的发展脉络、环境的变迁直观地呈现在观者面前。
虽然影像记录在保存文化精髓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但解决文化传承的问题,影像记录只是一个起点——文化传承不仅是文化本身的课题,更是关于“人”的课题,只有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文化技艺的认知和了解,培养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士壤,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文化的延续。带着对非遗文化传承课题的思考,于2014年将其文化保护工作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2014年8月,在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佳能(中国)正式启动了名为“佳能影像发现丝路之美”的公益项目,这一项目的建立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文化先行”的号召,希望通过影像技术优势贡献丝路文化,为沿线的非遗文化保护做出更大贡献。此次文化保护项目,不仅范围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扩大到了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整个文化遗产,更将通过与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长期合作,让影像架起中外文化沟通和交融的桥梁,在项目不断扩大的影响力之下,非遗文化保护作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更大范围的关注。
项目的第一年在西安和洛阳展开。佳能派出专业的摄影团队,利用佳能的先进影像设备在文化专家的指导下对两地及周边的国家级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深入的记录,如本文所着重介绍的华阴老腔皮影,以及其他非遗技艺如唐三彩等等,除了文化遗产本身,也对其传承人的技艺和生活进行了探访和记录,形成了视频与照片结合的“佳能影像发现丝路之美”影像数据库,用于今后的保护性文化研究、对外交流和传播。同时,佳能在当地举办了丝路摄影大赛、影像展等活动。2014至2016的数年间,该项目组已走过陕西、河南、北京、甘肃、青海、新疆,对丝绸之路沿线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持续性探访和记录性影像创作。
同期,除影像记录外,佳能还在西安举办了以“如何运用影像技术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为主题的高峰论坛,多位专家学者对影像与文化的关系作了进一步阐述,并充分肯定了影像保护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
“一种文化,乃至一个文明能在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之后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这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品牌沟通部总经理,也是佳能非遗项目的倡议者鲁杰女士谈到,“一方面,佳能在不断借助影像生动、高还原度的特性,通过影像的力量进一步唤醒、激发这种蕴藏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烙印,让更多人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另一方面,佳能也在不断探索非遗保护的创新形式,用影像技术搭建起非遗文化与年轻一代的桥梁。”
佳能的非遗项目发展到今天,已经将影像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从影像输入领域扩展到影像输出领域,通过佳能的打印输出设备与非遗技艺体验环节的结合,为非遗传统与影像科技又带来了一场妙趣横生的碰撞,这是影像科技为传统文化赋能,也是佳能在探索非遗创作的“年轻化”表达方式。
此外,通过邀请畅销作家、知名学者、非遗传承人等分享非遗文化的匠心魅力,佳能在带领更多年轻人走近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互动体验、节气打卡、摄影大赛、抽奖留言等游戏形式将非遗传播与年轻受众的偏好相结合。同时,佳能也更加重视非遗文化的网络传播,在官方微博、微信以图文或小故事的形式,利用官方平台的影响力,以充满趣味的形式对非遗文化技艺进行科普。在这些妙趣横生的体验中,佳能利用影像不断启发年轻群体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创新思考。
作为一家以影像技术见长的企业,佳能在中国市场展开了持续数十年的影像公益探索,在这一过程中,佳能在不断利用自身的影像技术优势,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解决社会问题,贡献社会价值,履行与中国社会共生共赢的承诺。
而与此同时,影像也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不断印证了其对于助力文化传承、创造文化认同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影像,为公众留存了一条寻根溯源的数字之路,让包括佳能在内的社会力量得以共同把一段文明中最璀璨的部分保留下来,“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在影像力量的助力下,佳能期待与中国市场一起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
网络编辑: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