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光同行的她们

地处高原的云南昭通大山包,随着冷空气的入侵,最低温已经降到5度。

这里景色宜人,海拔高达3140米,年日照时长达到2200—2300小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的居民们几乎每天都要与紫外线“打交道”,经受来自太阳的考验。

因长期暴晒,白皙的皮肤逐渐黝黑,上小学的孩子脸上就已形成高原红,年纪稍长后,发红、起皮屑、色斑都成常态。而谈及皮肤防护,在近日大山包的一场义诊活动中,大多数的居民表示只知道“脸会发痒,还会脱皮”却不知道“生活中还要防晒”。

“防晒霜想起来才涂,忙起来就不记得了。”

“戴个帽子就好了,平常就买一两块钱的(护肤)涂涂。”

这不是她们不在意容貌保养,而是大山包的太阳并没有给她们喘息的机会。

在当地就有这么一批女性,正日复一日,不惧高原烈日,冒着光损伤的危险,用力所能及的辛勤劳动,为自己、为家庭、更为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筑起保障。她们是爱的守护人,亦是光的同行者。

“大家都这样的”,“习惯了”,“没事”,她们这样说。

与鹤赤诚相见

身为全国现有两个“黑颈鹤之乡”之一的昭通大山包湿地,其闻名往往在于每年入冬时。上千只黑颈鹤飞抵此地栖息越冬,给予了大山包与众不同的灵气与神秘。

美好的事物往往容易转瞬即逝,对于本就十分脆弱的高原湿地生态同样如此。

30年前,大山包湿地曾因生态失衡而陷入岌岌可危之中。由于当地海拔高,气温低,农作物产出低,长期以来,当地群众普遍存在过度放牧等生产行为,人鹤争地矛盾愈发突出。甚至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曾在1998年结合当地生态现状预言“再过10年,黑颈鹤将会在中国消失”。

如今,预言后的第二十四年,大山包黑颈鹤的数量不减反增,甚至达到1900只以上。

是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预言落空了吗?不是,而是当地有那么一群人——鹤管员,他们选择用一生守护这群“高原精灵”。

他们是距离黑颈鹤最近的人,更是黑颈鹤最愿意信赖的人。

38岁的陈光惠就是其中一员,18年前,陈光惠从婆婆手中接过守护黑颈鹤的接力棒,从事起鹤管员的工作。

“我就是喜欢黑颈鹤。”问及为什么选择这份工作,陈光惠这么说。在当地,黑颈鹤从前也叫雁鹅,被视作一种神鸟,“老年人会说,不可以打它,打了它天上会下冰棒,后来我知道它们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就更喜欢了”。

初冬的清晨,大山包淡青色的天空还镶着几颗稀落的残星,陈光惠就已早早起床开始洗漱。六点刚过,伴随一声声清脆的鹤鸣,陈光惠一天的护鹤工作正式开始。

作为保护区的一名护鹤员,陈光惠每天需要完成的第一项工作是统计黑颈鹤的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