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散文这件小事,给了我久违的“松弛感”
最近有一个新兴的热词高频地出现在社交媒体上——“互联网嘴替”。
指当我们想要表达却言语匮乏时,那些能够把我们的想法直接流畅地表达出来的人。
比如,董宇辉在直播间卖大米时说道,
“我没有带你去看过长白山皑皑的白雪,我没有带你感受过十月田间吹过的微风,我没有带你去看过,沉甸甸的弯下腰犹如智者一般的谷穗。我没有带你去见证过这一切,但是亲爱的,我可以让你品尝这样的大米。”
出口成章的董宇辉,在浮躁的直播间里,三两句话便把大家的思绪带到了田野间,仿佛真的让我们看见了那一粒粒饱满的谷穗。
有网友不禁感概,“好会形容,换做是我只会说‘好吃’。”
再比如,在一档综艺里,张含韵遭受非议时,作为评委的房琪这样评价她,
“我觉得一个坚韧的灵魂,不需要一个符号化这么强的头衔来作为嘉奖,如果真的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你,比起‘女王’,我更喜欢‘清风’,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听闻,张含韵顿时湿了眼眶,一众网友也跟着深深共情了……
很多时候,那些我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触动,借由他人之口,被准确生动地表达了出来。
我们在享受“互联网嘴替”带来的方便之余,不得不承认,我们自己经常处于失语的状态,我们想要去表达内心的感受,却越来越无力。
长期习惯用别人的表达覆盖自己的表达,思想也会越来越懒惰。
当需要我们自己进行逻辑完整、情感准确的复杂长篇表达时,大脑就开始“宕机”。
语言贫瘠的背后是思想的贫瘠,是情感的贫瘠。
为了抵抗这种贫瘠,或许我们可以尝试散文写作。
为什么这世界上会有散文,因为我们有话要说,要向自己、向别人表达。
在散文中,我们可以整理和表达我们的经验、情感、知识、思想。古今中外,天道人世,散文均能承载。
一个受过很好的散文训练的人,你不一定非得成为散文家,但你却可能成为一个有力的、有效的表达者和沟通者。
为此,我们邀请7位散文大家,沉淀他们数十年的写作经验,历时一年打磨出《南方周末散文写作训练营:七位散文家的文字密码》,并诚挚地邀请你的加入。借由这些散文作家的经验,你或许可以重拾内心的表达,看见不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自己。
01、写散文,让生活松弛了下来
写散文看起来很容易,无非就是把我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但要写出新意、写出深沉意蕴却很不容易。这很考验写作者对于生活细节的敏感度。
汪曾祺在散文集《人间草木》里,写草木山川、花鸟虫鱼,写乡情民俗、凡人小事。
他会告诉你葡萄在不同月份的样子;会告诉你,高邮的咸鸭蛋质细油多;会告诉你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那些常被人们忽略的生活琐碎,在汪曾祺的笔下都能生出花来。
当我们开始用散文的视角重新审视生活、解构生活、提炼生活,会发现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遍地潜伏着蓬勃的生命,生活的脚步忽然间就慢了下来,你打量世界的眼神里都会充满了好奇,片刻间仿又回到了那个车马都慢邮件也慢的时代里。
比如你走在大热天的马路上,每一种植物倘都能叫得上名字,走起路来是满眼风景;如果你一种植物都不认识,太阳底下你感受到的只是焦虑与炎热。
今年的鲁迅文学奖得主庞余亮在一次采访中提到,他有无数个笔记本,笔记本上写满了生活的素材。
包括他学师范的扬州城,工作过的乡村学校,在人间遇过的所有朋友,还有擦肩而过的陌生人等等。
三十多年的写作经验,让他习惯随时随地做一个“落叶”和“落果”的捡拾者。
写作时,他会将自己的毛孔全部张开,让所有的酸甜苦辣,让各种颜色的烟火气,将他紧紧拥抱。生活奖赏有心人,那些平日积累的生活素材会自动在生命中发酵成酒。
其他文体的写作也能训练我们对生活的敏感度,为什么还要写散文?
李敬泽说,“写诗是跳跃,写小说是跑步,一个人不能永远跳跃和跑步,他的日常状态应该是散步,散文就是散步。”
从不写小说和诗歌的散文家,不难见到,但从不写散文的小说家或诗人,却难得一见。
02、写散文,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散文与其他文体的不同还在于,散文是书写心灵的文学体裁,引领我们不断剖析自我,反思自我。
“散文写作,与诗歌写作、小说写作的要求完全不一样,它是完全向大众敞开的。我手写我心,散文写作是为自己的生活开凿出一个窗口,也是在有限的人生中完成无限的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庞余亮如是说。
我们在散文写作中重新观看世界、观看他人、观看自我,感受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阴暗、冷热、亲疏。借助理性不断审视自己的内心,成为更好的人。
朱自清在《背影》里,反思自己与父亲的关系——
父亲给儿子送行,担心儿子的旅途,拜托茶房多加照顾,儿子却在心里暗笑他迂腐。看到父亲执意要越过站台给儿子买橘子,儿子终于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这是儿子的羞愧,也是儿子的成长。
史铁生《我与地坛》里,思考生命,思考死亡,思考上帝,思考限制,思考爱——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所有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他从痛苦里看到爱,从不幸中看到幸运,从人性里看到了神性的光辉。最终,与自己和解。
一个散文写作者,经常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梳理自己的过往,逼视自己的内心,在自省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
想要用散文记录生活,但不知道从何处开始
心中有所想,但落笔时总是无法准确表达
已是写散文的老手,但陷入瓶颈想寻求突破
那我们诚挚邀请您,加入《南方周末散文写作训练营:七位散文家的文字密码》!
03、人人都能写散文,为什么还要学?
如果让小说家张炜来回答这个问题,他或许会告诉你:看起来平实的散文,其实是文学创作的基础。
比如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散文“散”,这里一笔,那里一笔,想到哪写到哪,不需要什么技巧。
但其实,不着痕迹的技巧,更需要技巧。
就像化妆,浓妆艳抹,让人看出你画了眼线、擦了口红,很容易,但要化个白开水妆,打造伪素颜的清透感,却需要更高超的化妆手法。
比如汪曾祺写《荷花》:
荷花
我们家每年要种两缸荷花,种荷花的藕不是吃的藕,要瘦得多,节间也长,颜色黄褐,叫做“藕秧子”。在缸底铺一层马粪,厚约半尺,把藕秧子盘在马粪上,倒进多半缸河泥,晒几天,到河泥坼裂,有缝,倒两担水,将平缸沿。过个把星期,就有小荷叶嘴冒出来。过几天荷叶长大了,冒出花骨朵了。荷花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很多很多花蕊。清香清香的。荷花好像说:“我开了。”
荷花到晚上要收朵。轻轻地合成一个大骨朵。第二天一早,又放开,荷花收了朵,就该吃晚饭了。
下雨了。雨打在荷叶上啪啪地响。雨停了,荷叶上面的雨水水银样地摇晃。一阵大风,荷叶倾倒,雨水流泻下来。
荷叶的叶面为什么不沾水呢?
荷叶粥和荷叶粉蒸肉都很好吃。
荷叶枯了。
下大雪,荷花缸里落满了雪。
这有什么技巧可言呢?
但其实,这不是作者的随心所欲,反而是经过精妙的设计,短短的310字,就至少包含了3种结构,写尽人生况味:
·四条屏结构,详写春天,也是人类的童年;浓写夏天,是人类的中年,自信而盛大;秋天是荷叶粥和荷叶粉蒸肉,实用的中年;到了冬天,速度更快,字数更少。四幅屏风是四季,也是人的一生。
·更漏结构,用时辰串起了荷花的生长节奏,荷花从早到晚的二十四个时辰,开放,收朵,正好也是人的一天。
·水墨画结构,从荷缸之空写到荷缸之满,然后再由荷缸之满写到荷缸之空。开始的荷缸里之黑绿红再写到荷缸之白。
这不着痕迹的结构,鲁迅文学奖得主庞余亮,反复读了好几年,才读出来。
或许,正如散文家李敬泽所说,“我们的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不会要求你写小说、写诗,但一定会要求你写散文。”
为什么呢?因为散文是基础——
小说中的记叙和描写是散文,剧本里的对话、人物分析、场景介绍也是散文。
我们写散文,就是在训练自己最基本却也是最难的写作能力。写好散文,就解开了各种体裁的文字密码。
在《散文写作训练营:七位散文家的文字密码》中,我们从“选材-结构-情感-语言”等维度,搭建好了一套系统学习的方法。
类似前文提到的庞余亮对“形散而神不散”的实战拆解,在课程中也比比皆是:
比如从中国古代文学中训练语感的“炼字法”;
拆解优秀散文结构的破题刀、隐首刀和藏尾刀;
提升散文美学境界的三种写法……
这次散文训练营的7位讲师,李敬泽、周晓枫、李修文、傅菲、庞余亮、塞壬、黑陶,都有十余年的散文写作经验。
这一阵容,让南周书院社群里的老学员们激动不已,课程才推出,就第一时间“拿下”,还直呼“这价格太吸引人”!
我们的讲师不仅揽获了散文领域大大小小的重要奖项,比如具有我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的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百花文学奖等重要奖项,还有不少已经是“中国四大文学奖”之一的鲁迅文学奖的评委。
比如李敬泽,已经多次担任鲁奖评委,他也被国内主流文学圈誉为“青年作家教父”,像阿乙、冯唐、李娟等作家,都曾得到过他的推荐。
再比如李修文,他是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的得主,也是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的评委之一。
他们也曾在不同的文体中汲取养分,再反哺到散文写作中。
像周晓枫,就曾担任了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归来》等电影的文学策划。
李修文也曾是宁浩电影《疯狂外星人》的监制。
所以,课程也会用更广阔的视野,甚至用不同文体的视角,带我们发现,在当下,什么是散文?什么又是好散文?
更重要的是,尽管他们已经深耕散文写作数十年,但依然不满足于散文的既有表达,一直在拓展自己的文字疆域,探索当下散文的种种可能。
比如庞余亮,他曾经历过无数次退稿,但他会把退回的稿件都重写一遍,对比着找原因,后来发表的稿件越来越多,而今年他的作品《小先生》,也终于获得了鲁迅文学奖。为了这次课程,曾做过十余年老师的他,更是准备了足足7万余字的教案。
再比如黑陶,为了锤炼语言,他从诗人李贺现存的200多首诗歌中,摘抄、建立了一张个人的“李贺词汇表”。
还有塞壬,她会以女工的身份,进入工厂的流水线,真实地记录当下。因为在她看来,散文写作,除了回忆,还有在场。
傅菲也是如此,为了写好自然文学,他甚至会用将近1年的时间,跑到异乡的山脚下生活。
我们的每一节课程,也都与讲师打磨了好几轮,一步步“追问”他们写散文时最底层的方法,这让平日写起散文来行云流水的他们,都直呼“写到头皮发麻”。
课程或许没有“速成之术”,但一定满是讲师们“摸爬滚打”出来的实践之学!
光一位作家的方法,或许就能助你找到散文写作的灵犀,而这一次,我们有足足七位作家的实战精华!
想要学到,并系统地学到,只在《南方周末散文写作训练营:七位散文家的文字密码》,仅此一家,不要错过!
7位散文作家
600+分钟系统音频课
数十年散文写作实战经验
陪你发现,散文原来还可以这样写!
更有
视频直播答疑+结课作业点评+
投稿绿色通道+杂志社主编空降分享投稿经验
打通“学习-答疑-写作-投稿”闭环!
原价599元
首期限时福利,仅需429元!
立省170元!
(即日起-10月31日)
学习除了输入,最重要的是要输出。所以在20节系统音频课的基础上,我们还加入了:
直播答疑:让你零距离与作家探讨散文写作
作业点评:结课作业有机会获得老师点评
投稿通道:优秀作业还将有机会刊发
主编指导:特邀杂志社主编,直播指导投稿秘笈
原价599元
首期限时福利,仅需429元!
立省170元!
(即日起-10月31日)
点击下方按钮,立即报名训练营
网络编辑: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