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赵炳弟:“在中国市场创新可以影响更大范围的国际业务” 丨共富征途

考虑到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为了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一百多年来松下第一次把决策权放到海外,2019年成立了中国东北亚公司。

中国老龄少子化的问题日渐突出,日本率先经历这一问题,松下作为日本企业也积累了相关经验,可以为中国市场的养老需求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松下幸之助先生曾提出“企业是社会的公器”,企业要追求利润,同时也要承担社会责任。

(本文首发于2022年10月13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莫闻

松下电器中国东北亚公司副总裁赵炳弟。 (受访者供图/图)

2020年7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松下电器中国东北亚公司副总裁赵炳弟受邀参加,是参会的两位外资企业代表之一。

日本松下集团是改革开放后进入中国的第一批外资企业之一。2018年,松下集团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被授予“中国改革友谊奖章”。

2019年,松下首次放权海外,成立松下电器中国东北亚公司,在中国本土进行经营决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生巨大变化,在向共同富裕迈进的过程中,外资企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针对这一话题,南方周末记者访问了赵炳弟。

首次放权海外

南方周末:松下最初如何进入中国市场?

赵炳弟:松下和中国的渊源始于1978年邓小平先生和松下幸之助先生在日本大阪会面。当年邓小平先生提到,希望松下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努力。

松下幸之助先生当时判断,未来世界经济的中心将会在亚洲,以中国和日本为主体,因此也做出承诺,表示一定会帮助中国改革开放。1978年之后,松下集团开始在中国进行考察,寻找合作伙伴,希望到中国投资建厂。

刚开始的时候比现在困难得多。当时中国刚刚开放,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市场环境并不健全。我们找到一些国内的合作伙伴后,对方也担心,中国是否真的会向市场化转变?松下是主动来和国内企业进行沟通,跟政府达成共识,率先进入中国市场。

1987年松下在中国成立第一家合资企业——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投产当年就实现盈利,这让我们坚定了在中国发展的信心。

在改革开放初期,松下首先是为中国市场带来了很好的产品,使老百姓有了更多选择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佳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