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党的二十大开幕在即。十年回望,我们奔赴在一条怎样的路程?以“大变局”筑底,以“百年未有”纵深,每个人都在路上,每个人都在局中。
值此时刻,南方周末推出特别报道《我这十年》,选取十年来推动、见证、亲历时代的典型人物,讲述他们与我们共同走过的旅程与风景,记录下那些对中国当下及未来产生深远影响的变革。
值此时刻,南方周末推出特别报道《我这十年》,选取十年来推动、见证、亲历时代的典型人物,讲述他们与我们共同走过的旅程与风景,记录下那些对中国当下及未来产生深远影响的变革。
查看全部
我这十年
-
我这十年丨南方周末特别策划
-
从“小年轻”到“活化石”,法学家98岁时看到民法典通过丨我这十年
参与过前三次民法典起草的专家组成员中,唯有他还健在。作为个人,金平一直认为自己的故事不值得被反复述说。但作为一段历史的见证者,他又觉得有一种必须去讲述的责任感。 -
三明市医保局局长徐志銮:参与医改先行的风雨十年丨我这十年
有一次,西北某省的学习团队到三明,徐志銮建议对方,医改的第一步就要砍药价,“只有这样才能让普通群众立即直接受益。普通群众没有获得感的改革,就是自娱自乐”。 -
烈士后代李祖芳:“红军的一天”助脱贫丨我这十年
面对大学生,李祖芳会讲红军在坝上村吃红米饭南瓜汤的故事。面对干部,李祖芳往往讲爷爷李筱甫任“红军大管家”期间秉公处事的故事。 井冈山成了“精准扶贫”战略启动后第一个脱贫“摘帽”的国定贫困县。 -
在太空“从北京朝天津投篮”丨我这十年
2020年12月,嫦娥五号圆满完成“太空之吻”,中国首次月壤采样成功返回。女儿知道后,在学校骄傲地跟同学们说,“我妈妈是去月球挖土的”。
网络编辑|蓁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