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字知时节,图文识古今——【寒露·露】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每年公历10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时节,气温持续降低,露水增多,寒意愈盛,趋至凝结。此时,我国南方秋意渐浓,风清气爽;而北方则已经进入深秋,层林尽染,稻谷飘香。

古人云:露,润泽也。从雨路声。也就是说,古人认为,露是从天空降下以润泽万物的。字中,为意符,为声符。夜晚或清晨,水汽遇冷而凝结于地面物体上的水珠,即为露。

中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此时节,鸿雁通常会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的队列陆续南飞,古人称之为;二候雀入大水为蛤(gé),天气渐寒,鸟雀鲜少出现,而蛤蜊出没于海边,又因为鸟雀和蛤蜊的花纹相似,所以古人认为鸟雀入海变成了蛤蜊;三候菊有黄华,寒露时节菊花盛开,遍地金黄,是登高赏菊的好时节。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时节,夜长寒浓,要注意御寒保暖。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