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坚持丨人来人往

写作者这种宗教式的奉献,所寻求的就是心灵与知音之间的对话,而知音在不知的彼方,甚至经常是超越年岁,不分畛域的。

(本文首发于2022年10月06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邢人俨

(人民视觉/图)

2017年3月,香港中文大学善衡书院请来了白先勇举行讲座,题目是《我的生平——从文学到文化》。在讲座后提问的环节里,一个念医科的学生向白先勇提出问题:“文学到底有什么用?”听众大概都没有料到,白老师当时竟回答得干脆利落:“文学是没有用的!”

文学没有用?那这么多人来听白先勇演讲,把整个善衡书院大讲堂六七百个座位都占得满满的,听时鸦雀无声,全神贯注;听后热烈鼓掌,踊跃发问,又是所为何事?

文学有什么用,的确是个难题,是个迷思。以世俗实际的眼光来看,学文学,根本不是个飞黄腾达的途径,青云直上的梯阶;念文学作品,也算不得什么正经事。以前在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念研究院时,硕士论文以曹禺的剧作为研究对象,正当我面对大堆资料潜心苦读、不断寻思的时刻,两位念理工科的室友却在茶余饭后,把我的研究材料当消遣,随手拈来翻阅,看得嘻嘻哈哈,不亦乐乎!我的主修,她们看得明明白白;她们的专业,我却一个字都看不懂,这就好比我们两家比邻而居,我家的大门敞开,他们随时要来就来,完全是不设防的;他们家呢,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奎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