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中国式母女关系,《妈妈!》和它背后的故事
不论他们的病情如何严重,只要听到“妈妈”这个词,眼睛都放出了光彩。一个近百岁的老人立刻要背起行李,像孩子一样说:“我走了,我要去找我妈妈!”
等到自己也进入中年,她意识到母亲身上一定也有很多处隐痛伤口至今都没愈合。
(本文首发于2022年9月29日《南方周末》)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李慕琰
2022年9月,杨荔钠有两件大事要办,一件是要送女儿小熊去英国留学,还有一件是她导演的电影《妈妈!》终于上映。这两件事虽然性质不同,但是都有种把心头肉交付给陌生人的感觉。
女儿小熊两岁的时候,杨荔钠就开始独自带着她生活,出去工作拍片的时候,小熊也跟在身边,她们一起去过很多地方。面对女儿,杨荔钠会有愧疚感,她问小熊:“有没有后悔投胎成了我的女儿呀?”小熊却说:“不,我觉得你是最好的妈妈!”
说到这里,杨荔钠的眼睛红了,她是一个特别感性的人。在台北为上一部电影《春潮》做后期剪辑的时候,她想到齐邦媛的《巨流河》,特地去了一趟淡水,面对滔滔的海水,产生了为上一代知识分子拍一部电影的想法,二十年前埋在心里的种子,后来长成了《妈妈!》。
《妈妈!》是一部以老年知识女性为主角的电影,这在中国的院线并不多见。主人公是一对老年母女,分别是85岁的文学教授蒋玉芝和65岁的理科老师冯济真。在这个家庭中,父亲早逝,女儿未婚,母女俩相依为命了几十年,日子本是波澜不惊地度过,但女儿突然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生活的秩序随即崩塌,藏在深处的家庭秘密也浮出水面……
电影的后半段,女儿的病情发展到已经不认得母亲了,但她还是会对面前的“陌生人”说:“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你怎么样我都爱你,这也是故乡的一种
本来,蒋玉芝已经有些厌倦退休后的生活,她故意不吃药,攀高爬低,甚至装作晕倒吓唬女儿。但女儿生病后,她的生命意志被重新唤起,她说“每一个母亲都是一头母狼,我会保护好我自己的小孩”,于是开始了和生命的对抗。
但个人的力量终究难以抵抗衰老和疾病,蒋玉芝自己也患上帕金森病之后,这对母女还是住进了最初抗拒的养老中心。电影的最后,她们穿上最好的衣服,在海边翩翩起舞,电影给出了一个开放式结局。
《妈妈!》是杨荔钠“女性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此前她接连完成了表现家庭主妇欲望的《春梦》和中年母女关系的《春潮》。这部新作最初命名为《春歌》,改名叫《妈妈!》,除了因为它更加直接,也因为它几乎是每个孩子开口学会的第一句话,是一句不用翻译的世界通行语言。
在杨荔钠精心编织的故事里,主角总是一位带着女儿的女人,她们彼此依靠,父亲几乎是隐形的。“这可能是我的潜意识,在我的电影里,男人总是缺席的。”杨荔钠后来总结。
相较于前两部作品,《妈妈!》中的父亲形象相对完整,他总是出现在女儿的幻觉中。父亲是考古学家,在特殊年代遭到冲击,一日女儿不敢给他开门,父亲那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