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谈《燕食记》:饮食,岭南文化气性的一种隐喻
“他们在一粥一饭中间,经历了大时代。”
责任编辑:刘悠翔
2022年8月8日,香港莲香楼结业了。这间百年茶楼曾盛极一时,水滚茶靓,点心也备受青睐,每日宾客如云。许多茶客早上不到六点便挟着报纸入座。莲香楼前身是广州西关的一间婚庆饼店糕酥馆,后来,因翰林学士陈如岳赞其莲蓉出色,易名为莲香楼。香港分店于1918年开设,而后搬至中环,楼下铺面卖年糕唐饼,楼上则为茶室。
到2022年,作家葛亮在香港生活的时间恰好与在故乡南京的时间一样长,其新作长篇小说《燕食记》发生在同钦楼,与历经沧桑的莲香楼相似,也是一间岭南传统茶楼。
小说延续了葛亮创作中一贯的对于历史细部的关切,从中可窥见大时代下个体命运的流转,以及蕴藏其中的“人之常情”。微观史代表作《奶酪与蛆虫》曾深刻影响葛亮的历史观,他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微观史非常强调的是个人,我们每个人都是带有自己的经验去看待历史的。”
荣贻生、陈五举师徒二人的传奇身世与薪火存续是故事的主线。1920年代出生的荣贻生,在当下的语境里是同钦楼的行政总厨,携着打莲蓉的好手艺,退隐于香港。葛亮将他的来路与岭南掌故糅合,令其生于广州“七大名庵”之一的般若庵,在“羊城食坛第一家”太史第度过童年时光,到湛江避祸时,向曾为三点会首领的叶七(叶凤池)拜师学厨。而后,亲历抗日战争,辗转至香港,终成独具风骨的一代名厨。
荣师父的命运,裹挟在乱世的涡流中,徒弟陈五举,面临更多的则是商业社会中传统的变迁,在他刚进入香港茶楼时,茶客们已一点点地老下去。他本应像师父,当一辈子粤厨,然而,最终在师门与个人情感之间选择了后者,入赘自沪来港的戴家,继承了餐馆生意,他手底下不再出现粤式糕饼,取而代之的是融合了岭南风味的本帮菜。
家中的变故交织着菜馆的起伏,曾煊赫一时的本帮菜馆,在工业区摇身一变而为卖“碟头饭”的快餐店。20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经济起飞,内陆工人涌入,一时间,新旧、南北、本土与外来碰撞交融,饮食成为其中最鲜活的切片。
《北鸢》创作前后,葛亮开启了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瓦猫》可看作他的“匠传”系列小说的开端之作,着眼于历史变迁之中,匠人与物的彼此成全。三个中篇小说,分别讲述古籍修复师、理发师、云南瓦猫匠人的故事。起初,他曾计划将厨师的故事也归入其中,但埋首创作后发现,中篇篇幅容纳不下自己想写的。陈五举在香港浮沉的一生先被写就,编辑赵萍读后向他建议,将师父荣贻生的前世今生也写出来,透过两代厨师流转的命运,呈现粤港饮食的脉络。于是,整部小说在下阕的基础上溯游,又长出了上阕。
饮食也是一种“非遗”,特殊之处在于,它深植于人们的日常之中,始终在变动,随着岁月流逝,在继承中总有新的面貌出现。“为什么我比较倾向于写饮食,因为饮食是我们日常所需。日常生活的过程,都是在建构我们所处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解树 校对:胡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