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国有资产成为地方财政“新药”,“副作用最小”

1-8月,全国非税收入2.5万亿元,同比增长21.2%。增长极之一,是地方多渠道盘活闲置资产。

地方政府缓解财政收支压力的举措中,盘活国有资产副作用最小。

多地盘活国有资产的总体原则为“能用先用、不用则售、不售则租、能融则融”。

责任编辑:张玥

天津滨海新区将盘活国有资产设定为年度考核指标。图为滨海新区一角。 (视觉中国/图)

2022年9月16日,财政部公布了1-8月全国财政收支情况。全国一般公共收入预算中,税收收入受留抵退税等因素影响,增速放缓。令人意外的是,非税收入在前八个月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

1-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8万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后增长3.7%,按自然口径下降9.7%。其中,税收收入11.3万亿元,扣除留底退税后增长1.1%,按自然口径下降12.6%。非税收入2.5万亿元,同比增长21.2%。

财政部并未公布上述非税收入的明细,或对其快速增长做出解释。但在8月,财政部下属的《中国财政》杂志刊登的一篇稿件,说明了缘由。

文章中写道,今年前7个月,全国非税收入近四分之三的增量来自地方,主要是因为地方多渠道盘活闲置资产,以及与矿产资源有关的收入增加。

闲置资产,不止房产、土地等,还涵盖了资金和资源。

南方周末记者查询过去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后发现,直到2014年,才在报告中首度出现“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字眼。此后,历年的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中,都提到要盘活存量资金或资产。

及至2022年,各级政府对盘活存量资产,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力度。

上半年,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办公厅相继发文,鼓励地方盘活存量资产。落到地方后,省、市、县三级政府,都出台了不同力度的支持方案,部分地区还设立了盘活存量资产指标,并纳入考核评价体系。

23个省非税收入增长

南方周末记者统计了31个省份今年1-6月的非税收入情况。在公布数据的28个省份中,有23个地区非税收入增长,其中6个省级行政区非税收入增速超过30%。

财政部数据显示,上半年,非税收入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18.68%。可以看到,全国有23个地区高于这一比例。此外,北京、山西、吉林、天津、青海5个省(直辖市)非税收入增速为负。

上述“非税收入”是狭义的说法,列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统计口径下,包括专项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罚没收入等。广义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