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浪大化中:王水照的学术人生

在长期的治学生涯中,王水照一直坚持实事求是、无征不信的学风,不人云亦云,不望风落笔。

责任编辑:刘小磊

复旦大学中文系首席教授王水照先生和他的新书《王水照访谈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 (作者供图/图)

年近九旬的复旦大学中文系首席教授王水照先生,这几年几乎年年有新著出版,其中有将旧文重新整理一过的,可以说带有总结回顾的意味,日前出版的《王水照访谈录》(以下简称《访谈录》,凡引自该书的不再出注)也是如此。这本书汇集了过去十来年间王先生与同事、学生和记者的十二篇专题访谈,有谈他的求学经历与治学经验,有回顾参与编写《中国文学史》的经过,以及回忆与何其芳、钱锺书先生的交往等等。这本书以第一手的资料回顾了王水照的学术人生历程,表达了他的学术人生观点,从中可以看到时代、环境对他的影响,以及他如何应对时代大潮的冲击,“纵浪大化中”,通过自己的不懈追求,成长为一位有杰出成就有广泛影响的学者。无论是为人还是治学,这本书都给人以丰富的启迪。

新一代大学生

人可以说是时代的产物,每个人都受到时代的影响或制约,在时代大潮的冲刷中或随波逐流,或勇立潮头,命运也随之发生不同的变化,王水照也不例外。他的学术人生历程几乎是与新中国的发展进程同步的,他在成长的历程中经历了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他可以说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他在谈词学研究时说:“我们这一代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思潮的背景下,接受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教育,首先是苏联体制的教育,又经过了一系列大的‘运动’,所以,我们的学术经过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意识形态的熏陶。我们相信马克思主义,在一段时间内也有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意识。所以,我们能够从视野上接受一些西方的学科观念,学科观念比我们的上一辈要强。我们的优点就是视野比较开阔,能接受现代的学术气息以及其他人文科学的方法观念,从社会科学和大文化背景的角度研究词学。但是,从基础上来说,我们显得相对薄弱,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词的创作总体比较薄弱。”这段话可以说是夫子自道。

1955年夏天,王水照考上北京大学中文系,从浙东名邑余姚负笈北上,开始了他迄今近七十年的学习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历程。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中国,从黑暗中走出来不久的人们拥抱光明,充满理想和朝气。作为新一代大学生,王水照生逢其时。他回忆道:“进入北大中文系之后,我们领受了‘向科学进军’口号的感召与鼓舞,一头扎进书海,努力学习。这个时候感受到了许多名师大家的风范,游国恩、林庚、吴组缃、季镇淮、王瑶、吴小如等先生给我们讲授文学史;王力、魏建功、周祖谟先生给我们讲授语言学等等。寝室的学习氛围也很浓,每天睡觉的时候都不忘问问上铺:‘今天看了什么好书?’如果他看的书我没看过,又很有兴趣看,第二天我就要找来认真读读,和同学们交流。那段时间可以说是完全沉浸在学习的愉悦之中了。”北京大学一流的师资和教学条件,使王水照庆幸自己获得一个千载难逢的学习良机,度过了两年名副其实的苦读生活。

“红皮文学史

然而,1957年那个不平常的夏天打断了这个进程,王水照幸运地没有被卷进漩涡而沉沦,反而嗣后的 “教育大革命”和“学术大批判”却意外地把他引向宋代文学研究之路。在这场运动中,学生批判自己的老师,正常的教学秩序完全被打乱。被批判的老师反唇相讥,对学生说了一句批评的话:“你们能‘破’不能‘立’!”这句话刺激了学生的“革命积极性”,在当时“大跃进”、大搞科研的时代背景下,就萌生了自己动手编写一部文学史的念头,“把红旗插上中国文学史的阵地”。1958年,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锐气,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门化1955级学生发起集体编写《中国文学史》(俗称“红皮文学史”,翌年再版本俗称“黄皮文学史”)。这部“红皮文学史”,先入为主地列出了三大标准作为该书的指导思想,即: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斗争、民间文学是文学史的主流、政治标准第一。以这三点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