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爱自己是重要课题

走好大学的第一步似乎并非易事。五花八门的课程、复杂的考评体系、多元的人际关系与生活选择……大学就像一个错综复杂的迷宫,入口站满了茫然的新大学生。

而每一年,总有一群大学辅导员出现,带领新生探路这座”迷宫“。在一次次的行进与选择中,这群“领路人”的故事与心声,亦成为新生值得学习的“大学第一课”。

建立情感的连接

对于大学新生而言,辅导员可能是他们在入学阶段最亲近的教职工。

2017年,耿欣伟在南开大学毕业后进入母校的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担任辅导员。迎接新生是他的第一项工作。大学录取结束后,耿欣伟开始着手联系学院的所有本科新生,确认他们是否打算来报到、有没有入学方面的困难需要学校帮忙。

开学不久,耿欣伟便策划了新生与师兄师姐的见面会,邀请2016级学生与2017级新生进行一对一沟通,建立情感上的联系,避免新生在刚入学时感到陌生与孤独。

此外,新生报到、校园安全与心理健康讲座、专业分享会、社团介绍等新生周活动筹备,都是耿欣伟必不可少的工作。在他看来,新生周是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新环境的缓冲期,也是他们与老师、同学拉近距离的好时机。

耿欣伟拍照记录沿途风景(受访者供图)

但辅导员张驰发现,部分大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时有不少顾虑。回想自己的大学生活,张驰觉得原因有二,“首先是怕麻烦,其次有的同学倾向自己解决问题,哪怕可能撞南墙。”

张驰于2020年来到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当辅导员,于他而言,辅导员就像连接学生与学校的桥梁,学生的学业问题、心理问题、生活问题……方方面面几乎都与辅导员有关。在暨南大学这所华侨大学中,与张驰交流最多的,是来自境外的学生。对比之下,内地学生有时不太愿意与辅导员交流。张驰鼓励新生在班级、课堂和社团中多交朋友,“大学是开放的,愿意帮你、与你分享的人一定会有很多。”

张驰参加会议(受访者供图)

看见他人的生活

结交新朋友后,伴随而来的往往是人际关系上的摩擦,其中宿舍矛盾最为明显,这也是路雨最常遇到的学生求助。

2019年,路雨来到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担任辅导员。回忆自己协调过的宿舍问题,他发现,矛盾的导火索通常源自生活小事。

他遇到过一起宿舍矛盾,一位南方的同学每天洗澡,同宿舍的一位北方同学则习惯两三天洗一次,两位同学日日争吵,指控对方的生活习惯有问题。

路雨深知,看似简单的是非判断背后,蕴藏着不同地域之间的生活环境差异。南方天气热、易出汗,“冲凉”是每天生活的固定环节。北方部分地区缺水,未必每户人家都有热水器,去公共澡堂十分常见。

路雨劝说那位南方的同学不要认定不洗澡就是不爱干净,而要先了解对方的生活环境。对于那位北方的同学,他则建议其在保持个人习惯的同时,试着理解舍友对卫生的不同标准。

成长环境所导致的生活习惯差异,还体现在空调问题上。华中农业大学位于武汉,夏天很热,宿舍开不开空调、调到几度,也常常引发争执。

路雨觉得,这些争执未必不是好事。他甚至会特意把天南地北的学生分到一个宿舍,“我希望他们通过磨合,慢慢了解不同地区的风俗与文化,看见不同地方的人的生活。”

易润秋也协调过不少宿舍矛盾。自2018年在研究生修读期间当兼职辅导员以来,她常常收到作息习惯不和、舍友在宿舍打游戏或唱歌等反馈。在她看来,这恰恰是大学生活的一个特质——大学更强调人的个性,而非像应试教育一样,要求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为学习服务。

而在宿舍这个小小的公共空间里,在保持个性与生活需求的同时,学生也要学会换位思考。易润秋察觉到,宿舍产生分歧的原因往往不在一个人身上,相关方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她认为,这是一个学习与人交往的契机。“我觉得很多问题,并不是说我们怎么去面对复杂的生活环境,而是我们能找到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去为人处世。”

学会爱自己

2014年入读复旦大学时,易润秋没想过自己日后会成为一名辅导员。

她将高中的学习与生活模式带到大学,一心投入到学业,交往的圈子基本限于本班级。改变发生在大二,在学校即将推出的歌会活动中,易润秋鼓起勇气,申请担任歌会的院系联络人。这成为她打开自己、融入校园生活的契机。

至今,她仍然感激辅导员给了她参与歌会筹备的机会。

 易润秋在大二时参与筹备校内歌会,并登台演出(受访者供图)

在易润秋看来,除了与人交往,与自己相处也是大学生的必修课。

易润秋在本科入学后面试过一两个社团,没有收到回音。这打消了她参与校内活动的热情,也成为她本科阶段交际圈子较窄的原因。

直到研究生二年级,易润秋才加入了向往已久的骑行社团。近在上海市内及周边城市,远至广西,骑行成了她散心解压的日常方式。随着骑行的频率不断提高,她对骑行运动文化也开始略知一二。

易润秋一直很喜欢运动,回忆起本科没有参加骑行社团的原因,她笑称是出于“神奇的顾虑”,比如担心自己的自行车不够好、担心自己不能融入社团。

易润秋坦言,这些顾虑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当时对自我缺乏认识,没有摆脱中学时代那种“赢在起跑线上”的心态。“刚上大学时,我对很多事情都没有自己的判断。我最在意的还是学习和考试分数,以及别人对我的评价。”

经过本科与研究生共八年时间,易润秋发现,无论是参加社团还是各种社会活动,都可以以一种更开放的心态来面对。这几年,不少同学向她倾诉,因为唱歌不专业、球打得不够好等原因不敢参加社团。易润秋鼓励他们不必担心“是不是一上来就能做得很好”,敢于尝试、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这就足够了。

重新认识自己、迈出挑战的第一步,有时源于个人的体悟,有时则需要别人拉一把。

王天2019年入读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他有听力障碍,平时需要佩戴助听器。同学跟他说话,他经常听不清楚。久而久之,他越来越内向,常常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模样。但路雨知道,王天表面独立,内心并非不渴望与人交流。

王天有一名舍友很爱打排球,路雨便建议他邀请王天一起运动。三年过去,王天成了排球队主力。2022年,水产学院的排球队夺得校内赛冠军,学院请大家吃饭庆祝,路雨发现王天与队友勾肩搭背,阳光开朗了不少。

饭后,王天还主动跟路雨聊了起来,“以前听不见,觉得跟别人交流很困难,但是到了球队,不得不跟别人沟通配合。”在这个过程中,他慢慢敞开心扉。上大学前,王天很少运动,也从未打过排球;现在,排球成了他打算一直坚持的爱好。

这几年,路雨还发现,不少同学越来越宅,对学业、运动和社交都不感兴趣。水产学院有一名学生,独来独往,最喜欢刷抖音,其次是自己发抖音短视频。路雨笑称他是“戏精”,请话剧社的同学拉上他一起演话剧。起初他很不乐意,但强制性把他“摁”过去几次后,他的才能得到来越来越多人的赏识,后来还登台演出。

路雨相信,大学之大,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与努力的方向。“要学会爱自己,去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变化,给予自己更多关心,这是最重要的事。”

学生参与华中农业大学“渔文化节”浑水摸鱼活动(受访者供图)

珍惜每一个当下

2019级新生是路雨带的第一届学生。在陪伴他们的这三年间,他发现,随着对自我的认识加深,他们未来的路径逐渐清晰。

华中农业大学的大一新生在第一学期要修读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在期末提交生涯规划书。回看2019级学生的生涯规划书,路雨格外感慨,一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正在按照计划的轨迹一步一步向前。

陆明刚进大学便给路雨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大部分新生对水产专业还浮于养虾、养鱼等表面印象时,陆明已经开始了解水生生物调查、水族造景、鱼类繁殖等各个方向。他来自山东,自小亲近海洋,入学之初就定下了考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的目标。他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每学期学习哪些内容、分阶段达到什么目标。

大学这三年,陆明一直保持全院第一的成绩,获得了两次国家奖学金。暑假前,他将中国海洋大学保研夏令营的申请资料拿给路雨签字。看着陆明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路雨很欣慰。

路雨与学生陆明在校十大学生干部标兵评选获奖后合影留念(受访者供图)

与此同时,路雨有点担心刘之洋。刘之洋在刚进大学时也定下了考研的目标,但由于终日沉迷游戏,他多次挂科,在大二期末累计有24.5个学分的课程没通过考核。华中农业大学规定,挂科满25个学分就会被勒令退学。直到这时,刘之洋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由于长时间没有认真听课并完成功课,刘之洋一时不知该从何下手。路雨帮他重新梳理了规划和目标,当务之急就是在确保新课程不挂科的同时,把丢掉的学分补回来。他们将目标拆解、细化,哪些课程相对简单、重修花费的时间比较少,如何协调各门课程的时间……

通过一年的努力,刘之洋在大三修回了15个学分,他重新燃起学习的斗志,并开始准备大四考研。但刘之洋心里清楚,与其他按照正常学习计划修读课程的同学相比,他的考研之路将坎坷许多。路雨也明显感觉到,刘之洋对自己前两年的荒废倍感后悔。

大多数新生在刚进大学时都会定下远大的目标,在路雨看来,要实现这些目标,靠的是日复一日的自我监督和坚持。当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挫折时,路雨通常会宽慰他们不用急,不妨先制定短期计划,比如每周自习多少个小时、每周读几次英语、什么时候考过四六级……在实现规划的过程中不断调整。

受新冠疫情影响,易润秋发现,这几年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所变化。2020年的一个夏夜,谭飞约易润秋散步,将积攒了一个学期的苦闷倾吐了出来。谭飞原本成绩很好,但由于不太适应线上教学以及新任老师的授课风格,期末成绩并不理想。大学毕业后出国深造的计划也因疫情变得飘忽不定。大学前两年,谭飞都在为留学准备,各种因素叠加,让她觉得原来的人生计划似乎被完全推翻。

易润秋安慰谭飞,虽然出行不便,但可以寻找其他方式扩充自己的经历与能力,比如线上的交换项目或是本校课题组的科研学习等等。“虽然留学计划受到了影响,但这只是漫长求学路上的一个阶段,并非最终的结果。”

在易润秋看来,很多大学生希望给自己规划明确的发展路径,但计划往往伴随着变化。计划受阻时,不必轻易否定自己,顺应变化、自我调整,可能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研究生的后两年都在疫情的阴云下度过,易润秋自己也在学着适应变化。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的空间日渐变小,她试图抓住每一个参与学术讨论的机会,无论规模大小、闻名与否。“以前我们说以后都会有机会,但疫情让人意识到有些事情变难了一些,也让我意识到有些机会不该轻易放手。如果说我从中学到了什么,那就是要去珍惜每一个当下。”

(王天、陆明、刘之洋、谭飞为化名)

听完这些辅导员的故事,茫然的你是否理清了一些头绪?以上内容,均来自南方人物周刊、南方周末推出的「迎风新青年」开学季电子刊

作为一份献给大学新生必读指南,它犹如大学的“十万个为什么”:从大咖分享到同龄人心声,从硬核干货到暖心祝福,“读万卷书”到“行万里路”……带你提前一览大学生活的全貌,窥见属于你的大学未来式。

微信搜索小程序“南方周末电子刊”,即可免费畅读

当人生的小船终于驶过高考这道狭窄的闸门,到达大学的港口,你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无论高考成绩喜人与否,无论前方是顺风还是逆风,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带上这份“航行指南”,开始属于你自己的冒险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