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从瞿景白之死看莫斯科中山大学的权力斗争
“因为大楼铁栅已锁闭,我们绕道走小楼梯,经过王明小屋时,王明赶快笑脸相迎,误以为我们也是去投效他的。当时景白一股正气,冲口而出:‘哼,什么东西!’”
与其说瞿秋白挡住了王明的路,毋宁说瞿秋白挡住了米夫的路。 莫斯科中山大学旧址。国共两党的许多名人、要人都曾在这里学习。 王明自中山大学毕业后,取得了米夫的信任,留校任教
瞿秋白的理论权威地位,成为中山大学校长米夫上升道路上的绊脚石。米夫联合王明,打击和迫害瞿秋白。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随瞿秋白来苏联求学的瞿景白,也成了陷害的对象,不明不白地“失踪”了
瞿秋白的二弟瞿景白(1906-1929) 采自《瞿秋白画传》
从东方大学到中山大学
1925年前后,有许多中国人在苏联的所谓“大学”里留学。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简称“东方大学”)就为中国“培养”了不少革命干部。东方大学开办于1921年秋,是一所专门培养革命干部的政治学校。学校为苏联东部地区培养民族干部,也为东方各国培养革命人才。学校有苏联部和外国部。外国部设有中文、朝文、日文、土耳其文、法文、英文等七个班。共产国际派代表参与对学校的领导。瞿秋白第一次赴苏期间,曾应聘为东方大学中国班教授,讲授俄文并担任理论课的翻译。当时,这个班的学生有刘少奇、罗亦农、任弼时、肖劲光、王一飞、彭述之、柯庆施等四十多人。——说起来,这些人都算是瞿秋白真正意义上的学生。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其时正是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都与苏联打得火热。为“纪念”孙中山,也为了更好地“支援”中国的革命,苏共决定在莫斯科开办一所以孙中山命名的大学,为中国革命培养更多的“人才”。是年秋,学校开学,首批有三百多名中国学生入学。学校开办时,全称是“中国孙逸仙劳动大学”,简称“孙逸仙大学”或“孙大”。1927年,国共分裂后,又改名为“中国孙逸仙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但人们习惯上总是称之为“中山大学”或“中大”。中山大学开办后,原东方大学的部分中国学生转到了中山大学。国共两党后来的许多要人、名人,都曾在中山大学学习过。国民党方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