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热像烤箱的巨型工厂: 背后是严肃的产业升级问题

长远问题,是工业体系的升级,其中最重要的是:工业原创的培养与形成。只有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企业,其产品利润率才能长期支持员工高薪资、高待遇,开空调只是工作区的基础标配。

(本文首发于2022年9月1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陈斌

今夏酷暑,对制造业是难熬的折磨。一位厂长说:其协作厂很大,一个车间几千平米,层高很高,装不起空调,只能用大电扇吹,吹出的风都是热的。连日高温,车间就像烤箱,达40℃以上,工人两班倒,每天都有人中暑。所幸自己工厂车间很小,仅几百平方,层高低,使用空调将温度保持在29℃。

一位网友谈到:有次陪同审核一个工厂,厂房非常巨大,冬天里面冷得像冰窖,有些工人手冻伤了。甲方提出必须改善工人的劳动环境,否则审核不予通过,乙方说:厂房太大,空调暖气都开不起,开了也没效果。产品质量好、价格低,能不能通融一下?

甲方说:这是企业责任,在欧盟有硬指标,如果供应商不合规、审核走形式,出了事就吃不了兜着走。况且工人的生产环境好些,产品不良率也会低些,从质量控制角度考虑:一年内温差太大,由于材料热胀冷缩,会导致冬夏两季的零件加工误差变大。

如此艰苦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淑华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


136****2744
回复

136****2744

2022-09-03

工厂从设计开始就要考虑工人的作业环境问题。空调开不起,社保缴不起,这样的企业不要也好。

136****5460
回复

136****5460

2022-09-03

中、长措施,不是工厂主能解决的,需要教育体制、产业规划部门提早下手!为未来布局。短期措施,是工厂要考虑的:工业用冰很便宜,用帆布(在厂房顶部隔空2米)搭凉棚也没几个钱,至于盐汽水,批发价才几毛钱/瓶。保持人体电解质平衡,预防热射病,很重要。如果有工人因热射病伤亡,经济赔偿可比购进几卡车盐汽水要贵得多。企业主即便从自己利益考虑,也应该注意安全生产。

Rover

2022-09-02

我所在的工厂,厂房租赁的,漏水也不修,地面破损也不修,更不要谈酷夏放冰块降温了。热的时候早上5点上班,中午12点下班。车间工人连高温费都没有,前两年还买些冰红茶给工人,今年水都没买一瓶。文中的理念,大概90%以上的工厂都没有也不会考虑的,都是图眼前利益而已。

177****1693
回复

177****1693

2022-09-02

私人老板都是干一天算一天,管以后干嘛

Rover
回复

Rover

2022-09-02

我所在的工厂,厂房租赁的,漏水也不修,地面破损也不修,更不要谈酷夏放冰块降温了。热的时候早上5点上班,中午12点下班。车间工人连高温费都没有,前两年还买些冰红茶给工人,今年水都没买一瓶。文中的理念,大概90%以上的工厂都没有也不会考虑的,都是图眼前利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