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鱼”成绝唱,能否重回中国?

船只和螺旋桨是儒艮和鲸豚类等大型动物的“杀手”,过度捕杀也是儒艮消失的主因之一。

儒艮以海草、海藻等水生植物为食,保护海草床,保护儒艮的栖息地,除了修复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对人类活动的管理力度。

即便栖息地得到恢复并消除所有威胁,儒艮重引入中国仍会遇到不小挑战。一方面儒艮从哪里来, 另一方面,从未有过儒艮从圈养中野化的成功先例。

责任编辑:曹海东

当地时间2019年5月23日,泰国董里府,一头名叫马瑞姆的儒艮正在接受普吉岛海洋生物中心工作人员和兽医的照顾。研究人员希望在一段时间的人工喂养之后,马瑞姆能学会独立生活,重回海洋。 (视觉中国/图)

几个世纪前,在黄昏日暮抑或拂晓黎明,水手们透过海上弥漫的水雾,常常看到一些“美女”浮上水面,有的还把宝宝捧到胸前哺乳,这便是传说中“美人鱼”的来历。浪漫想象中的美人鱼,原型是儒艮——海洋中唯一的草食性哺乳动物。

2022年8月24日,英国《皇家学会开放科学》(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2020年影响因子为2.963)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儒艮在近几十年经历了快速的种群数量下降,现在在中国已经功能性灭绝。该文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和伦敦动物学会共10位作者合作完成。

从白鲟到白鱀豚,“功能性灭绝”这个生物学术语渐渐广为人知,它指某个或某类生物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减少到无法维持繁衍的状态。经过研究后,科研机构或学者有权做出一个物种功能性灭绝的判断。

儒艮栖息在三十余个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的近岸海域。澳大利亚儒艮专家、詹姆斯·库克大学教授海伦·玛什(Helene Marsh)在邮件中回复南方周末记者,过去约75年内,全球儒艮数量减少超过30%。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编制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儒艮的保护等级是“易危”。 IUCN认为儒艮在毛里求斯和中国台湾省已区域性灭绝,在日本处于“极危”状态。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已建立并运作超过七十年,是国际生物多样性的权威指标。

在中国,儒艮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国古代也有关于儒艮的传说,在南海一带它被称为“鲛人”。但近年来,儒艮的身影鲜少出现在我国海域,由于不经常抛头露面,甚至它的名字对公众而言也稍显生僻。

上述论文表示,人为捕捞和栖息地海草床退化,共同导致中国儒艮种群的迅速减少。而中国水域是世界上约三分之一海洋哺乳动物的家园,一些其他物种也正在经历衰退,迫切需要优化海洋保护工作。

“早可以宣称儒艮功能性灭绝,但始终没讲”

鲸豚类专家徐信荣唯一一次见到儒艮,是2000年在海南省东方市港门村海岸250米远的一片珊瑚礁附近。“那里水很浅,基本没有渔民活动。”

徐信荣是南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