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的古今
如今压岁钱的数量日增,而小孩子对过年的期待反不如以前。歌词里那句“多少兴亡事”,正可见于仪式的变迁之中
责任编辑:蔡军剑
如今压岁钱的数量日增,而小孩子对过年的期待反不如以前。歌词里那句“多少兴亡事”,正可见于仪式的变迁之中
在物质匮乏的时代,“过年”最主要的成分是吃喝。不过,吃喝的重要,除了解馋,还体现在连带的仪式性活动之上,如祭拜(祖先和神灵也要过年)等等。以前的“过年”,是包含物质和精神在内的“系统工程”。小孩子对压岁钱、新衣服以及游乐活动的期待,都同时带有物质和精神两重因素;虽非正式的仪式,也带有仪式的意味。
如今城市里过年,过年的吃喝仪式已越来越简单。在乡村中,很多礼节性的仪式也不怎么讲求了。或许农民的生活真改善了,随时都像在过年,所以真正的过年就不那么重要了。有时仪式的简化是为了更“文明”,如城市禁止在某些区域放炮仗;也不排除打工返乡者为了“尝试文明”,而简化了一些显得不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