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科院减灾中心吕娟:战略上要做好抗大旱、抗长旱准备
长江流域发生旱情并不是意料之外,但是这种全流域的干旱还是具有较大的挑战。
面临严峻的干旱灾害形势以及新形势下干旱灾害防御新要求,干旱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仍需要进一步持续完善,以便从容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大范围、跨年度的极端干旱灾害。
建议进一步深入全面推行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模式,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综合考虑未来可能发生的特大干旱对生活、生产和生态带来的极端影响和损失,把保证民众生活用水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首要目标,科学布局、合理推进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干旱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责任编辑:曹海东
仍处于汛期的长江流域正在经历严重干旱。
2022年8月中下旬,洞庭湖和鄱阳湖水面面积较6月缩小3/4;湖北鄂州位于江心的观音阁露出了大片礁石基座;重庆市66条河流已断流,25座水库干涸;国家5A级景区,贵州赤水丹霞旅游区·大瀑布景区由于上游河流枯竭停止运营。
“虽然长江流域是我国典型伏旱区,但通常发生区域性夏伏旱,全流域遭遇旱情比较少见。”8月19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中心(以下简称中国水科院减灾中心)主任吕娟在接受南方周末专访时表示。
此前中国水科院减灾中心曾撰文分析,此次长江流域旱情具有受旱空间范围大、夏伏旱开始时间早、持续时间长,旱情程度较重的特点。
吕娟指出,截至8月中旬,本次旱情已经对长江流域相关省市农业、人畜饮水及生态等方面造成了一定影响。目前,长江流域旱情发展迅速,而且根据气象及水文部门的预测,8月底前长江流域降水、来水总体仍将偏少,9月份中下游大部地区降水来水仍可能继续偏少,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干旱情势可能进一步发展,长江上游水库群蓄水形势严峻。“在战略上,要做好抗大旱、抗长旱的准备。”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愈发频繁,水旱灾害事件也是呈现频发重发态势,吕娟建议,非常有必要实施极端灾害备灾战略措施,例如加强粮食战略储备和建立地下水战略储备等。
长江流域干旱并不是意料之外
南方周末:水利部门此前有无预判到此次长江流域旱情?
吕娟:此次长江流域干旱主要还是大气环流异常造成的。通常情况下,7—8月长江上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为多雨区,而长江中下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不利于降雨,易发生夏伏旱。
今年(2022年)7月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偏大、强度偏强,位置偏西偏北,受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控制,长江全流域持续高温少雨、河湖来水明显偏少,水位显著偏低,这一点是比较少见的,历史上一些典型干旱事件如2006年主要发生在长江上游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佳澄 校对:胡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