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国界病人的3000天:一位罕见癌症患者的绝境泅渡

一位朋友警告师永刚:一旦这本书出版,你将要在公众或者读者中,被赋予一种符号——癌症病人,不论你是否治愈,而且你将会迎接同情或者虚饰的赞美。

(本文首发于2022年8月18日《南方周末》)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李慕琰

师永刚和他的主治医生哈勃医生。 (受访者供图/图)

迄今为止,癌症被称为“众病之王”。一旦被疾病王国赋予公民身份,人们要面对的不只生命的暗夜,还有由一连串陌生医学名词组成的新世界。

最近,原凤凰周刊主编师永刚出版非虚构新书《无国界病人》,记录下自己治疗癌症的3000天。2012年8月,一次常规体检中,师永刚意外查出肾上腺皮质癌。这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癌症,在中国,它的年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

罕见意味着,治疗本身非常凶险。国内目前还没有一位专门的医生研究这种病,大多数人只在医学书籍上见过它。病人常常无药可用,无医可治。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师永刚飞往位于美国休斯敦的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那里是全球著名的癌症研究和治疗机构。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每年都会评出全美最佳医院排行榜,过去十五年里,MD安德森癌症中心有十三年在癌症领域排名第一。对于许多身患疑难重症的肿瘤病人来说,安德森的吸引力在于,那里有大量新药临床试验。

距离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不远的8181社区公寓,是休斯敦的“中国癌症病人村”。据《纽约时报》报道,至少曾有一千名来自中国的病人在这家医院治疗。他们中有上市公司老总、银行行长,也有不少在国内“用尽了各种药”、卖房举债治病的工薪阶层。

十年间,从对美国医疗系统一片空白,到对各种前沿医学理念如数家珍,师永刚经历了2次手术、5次复发转移、4次急诊、6个周期的放疗以及3次新药临床试验,有八年是在从未间断的治疗中度过的。

2022年8月8日晚上快到凌晨,师永刚向南方周末记者发来微信,询问明早的采访可否推迟一些,他得先开一个视频会议。他正在休斯敦复查,却已投入紧张的工作,每天要走一万步以上,在电话里笑声爽朗。

他有三年半没接受过任何治疗了,主治医生对病情的诊断是:stable(稳定)。只要治疗结束五年,也就是说再过一年半,肿瘤没有复发,就达到了医学上的临床治愈。

四年前,师永刚开始将如何赴美治疗癌症的经历写作成书。写作过程中,他将这十年的灰色记忆删了又删,不想写成“一部苦难史”。

师永刚曾在北京协和医院和MD安德森癌症中心这两个不同国家最好的医院治疗,又拥有书写的能力,是一个极为珍贵的标本——

一方面,他希望拆解自己在每一个岔路口的抉择,“为国内的癌症患者、患者家属、医生提供一本救治指南,或者参考”。另一方面,则试图从人文角度,记录在两国背井离乡、奔波求生的中国病人群体的真实故事,以及他们在不同医疗体系中治疗的体验和结果。

《癌症传:众病之王》新版译者、北京大学外科学博士马向涛和师永刚相识多年,直到《无国界病人》出版,才知道他是一位癌症患者。

他觉得师永刚的写作没有一丝过来人的炫耀。“他对于病程的观察很细致,无论是化验检查与影像学结果,还是药物的不良反应都记录在案,堪称是一种教科书式的描述。”

一份珍贵的治疗标本

师永刚的微信和微博头像是切·格瓦拉。这位出生于1975年的资深媒体人,出版过多部畅销书,其中关于切·格瓦拉的传记,卖到过五六十万册。

患癌十年,师永刚个人的一大变化是——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李木子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