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气候中心袁佳双:破纪录极端气候事件将经常发生

2021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沿海海平面、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等多项气候变化指标都打破了历史观测纪录。

全球变暖存在区域差异:陆地升温速率高于海洋,中纬度地区增暖比低纬地区快,北极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升温速率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升温水平。

从长期来看,以温室气体排放为主的人类活动不仅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也会大幅度增加极端高温热浪事件和强降水事件发生的概率。

责任编辑:曹海东

刚过去的2021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11℃,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七个最暖年份之一。 (视觉中国/图)

进入8月以来,地球仍高烧难退。北极地区的科学家们穿着短袖短裤,打起了冰上排球;气象专家预警我国南方接下来的高温可能会接近甚至打破历史纪录……

最新权威数据表明,刚过去的2021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11℃,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七个最暖年份之一,中国地表平均气温、沿海海平面、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等多项气候变化指标都打破了历史观测纪录。

2022年8月3日,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下称《蓝皮书》)指出,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而中国升温速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经济活动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决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胡焕庸线”(我国人口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格局的分界线,其东侧分布着我国96%的人口,西侧只分布着4%的人口)恰恰与夏季风过渡区重合,中国人口分布和区域发展与气候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相互约束。此外,我国分布有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突出,也是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区。

气候变化还引发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蓝皮书》显示,1961~2021年,中国极端强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你认为极端天气会成为新常态吗?

98%
2%
不会

网络编辑:解树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0)


墨子规啼
回复

墨子规啼

2022-08-15

感慨而已,人生有涯知无涯

留声

2022-08-09

兄弟,你的分析经不起推敲,你的困惑早有解决方法

吸纳小能手
回复

吸纳小能手

2022-08-11

正方 空调原理

leahz
回复

leahz

2022-08-10

正方 趋势肉眼可见。担心下一代的生存环境。

神经蛙
回复

神经蛙

2022-08-10

正方 也许人类的灭亡方式是热死呢?想想有点痛苦啊,还是小行星比较痛快

雨中开出明媚的阳光
回复

雨中开出明媚的阳光

2022-08-10

正方 持续增高说明,我们人类需要团结起来,一起为地球将能做点贡献。

139****8932
回复

139****8932

2022-08-10

正方 原来老祖宗几千年形成的天气经验,如今都不适用了

130****1450
回复

130****1450

2022-08-10

正方 气候变化可能已经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程度了

136****0839
回复

136****0839

2022-08-09

今天听天气预报还有十天的39度40度的高温,这也太创纪录了吧,小说也是百年未有,气象报告员不能查查资料,告诉我们吗

留声
回复

留声

2022-08-09

兄弟,你的分析经不起推敲,你的困惑早有解决方法

墨子规啼

2022-08-09

站在宇宙的尺度上,小小的地球能量不会往外散失,来自太阳的辐射能恒定增加,所以地球生态圈内总能量是持续上升的,随着能量的上升,地球上的物体形态会因此发生改变,比如冰川化水,火山喷发,其实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社会活动并不会导致地球圈总能量的改变,外部能量来源依旧是太远,站在人类的尺度上相当于亘古不变,但是人类会加速导致地球圈内物质形态的转变,固态往液态转变(全球变暖),液态往气态转变(化石能源的燃烧),甚至大陆的分部都会发生变化来助力这一转移(填海及大陆板块漂移),当此种转变的能量转移大于来自太远的能量,地球又会逐渐冷却,进入下一次生命摇篮的轮回,如今中国在大力发展环保和碳中和本质上是希望减缓这个注定的过程,希望在人类这个物种的繁衍周期内让子孙好过点,只可惜光一个国家是完全不够的,如果不能全球协同,主动环保的不过是在为不环保的国家买地球的单罢了,想想就绝望

墨子规啼
回复

墨子规啼

2022-08-09

站在宇宙的尺度上,小小的地球能量不会往外散失,来自太阳的辐射能恒定增加,所以地球生态圈内总能量是持续上升的,随着能量的上升,地球上的物体形态会因此发生改变,比如冰川化水,火山喷发,其实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社会活动并不会导致地球圈总能量的改变,外部能量来源依旧是太远,站在人类的尺度上相当于亘古不变,但是人类会加速导致地球圈内物质形态的转变,固态往液态转变(全球变暖),液态往气态转变(化石能源的燃烧),甚至大陆的分部都会发生变化来助力这一转移(填海及大陆板块漂移),当此种转变的能量转移大于来自太远的能量,地球又会逐渐冷却,进入下一次生命摇篮的轮回,如今中国在大力发展环保和碳中和本质上是希望减缓这个注定的过程,希望在人类这个物种的繁衍周期内让子孙好过点,只可惜光一个国家是完全不够的,如果不能全球协同,主动环保的不过是在为不环保的国家买地球的单罢了,想想就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