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箫王”郭大强:始于维持生活

“找传承人,首先要看做人。”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发自:广州

责任编辑:周建平

从“阿灼的仔”到“南箫王”

5月中旬,行过排队测核酸的长龙,拐进竹篙巷,两旁店铺逼仄,楼房老旧,傍晚日光斑驳涌动,爬向这条典型“老广州”的小巷子里,前面就是“南箫王”郭大强的家。郭大强是“郭氏粤声”笛箫制作的第三代掌门人,也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州箫笛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随他进门,需开了灯才看得清,屋内小而杂乱,各处堆放着竹料木料。郭大强坐在工作台内主位,手指夹烟,各式各样的箫笛成捆成捆拥住他。他的手指粗糙皲裂,指头满是划痕。这是一双长年干活的手,只看它,想象不到它的主人叫“南箫王”。

“南箫王”三字挂在侧边墙上,纸张泛黄,有回潮的痕迹,听说之前挂在主位后方的墙上。

郭大强获得这个称号已经二十多年。千禧年那会,箫笛演奏家张维良从内地赴香港演出,途经广州,到星海音乐学院做客,郭大强作为当时颇有名气的岭南箫笛制作传承人,也被邀请过来陪同。

郭大强抽了口烟,我坐在对面,他把烟喷到远离我的方向。他回忆道,“我拿了支箫过去,说张老师你指点一下。他说我回去看看。”

张维良当场没说什么,晚上突然打电话给郭大强,“你的箫很好!我录音,一次过!其他的箫要不是音高不准,要不是音程不准,你(的)很准,一下就过了。真不愧是‘南箫王’!”

说到这里,郭大强下颔抖动起来,银白色胡子在灯光下闪闪发亮,谈兴浓了些,“那时候做笛子的人多,做箫吹箫的少。你能找到一百个吹笛子的,但可能都找不到一个吹箫的。因为没人玩!1968年那会,很多宣传队演出,(用的管乐)全是笛子,箫被称为‘靡靡之音’,是被批判的。”

不独广州,那时全国都处于一个异常亢奋的年代。笛子音色嘹亮,受人喜欢;箫则舒缓些,时人觉得箫跟古琴一样,都是“靡靡之音,带给人颓废”,要拿出来批斗才行。改革开放后,吹箫制箫的才多起来,只是名家寥寥。

1999年,郭大强去见南方歌舞团负责吹笛子的石家环,他一言点醒郭大强,“你的箫不错。其实笛子很多人都做得好,你的也不错。但是我给你一个建议,我吹了这么多箫,你的音最稳定、最好。”他提议郭大强专门把箫做好。

郭大强心动了。凭着多年的家传手艺及制作经验,他的箫很快就在岭南闯出了“郭大强的箫”这个名头。

“以前(人们)都不叫(我)郭大强的。”他笑道,“叫‘阿灼的仔’(‘阿灼的儿子’)。我爸是郭汝灼嘛,当时制笛子出了名的。”

▲郭大强在工作室门口试音

始于“维持生活”

郭汝灼是郭大强的父亲,岭南箫笛制作工艺第二代传承人,1963年研制出了木质箫笛以及半音键改良中国笛,1966年和陈芳德等专家联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