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也有鄙视链:博士水不水,谁说了算?
在博士学位鄙视链里,欧美的博士学位处于鄙视链顶端,亚非拉的博士学位的总体质量似乎要稍逊一筹。真的是这样吗?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博士学位的含金量和含水量。
责任编辑:刘韵珊
近来,国内一些地方院线为了提高学校的博士比例,花费高价把学校的教师送到菲律宾、马来西亚、韩国等亚洲国家读博,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公众除了批评这种功利主义的“速成博士”外,也有人关注到一个重点:为什么这些地方的博士更容易获得,是因为博士学位很“水”?“水博士”引起了一连串关于博士鄙视链的讨论,在不少人的刻板印象里,欧美博士的分量要高于亚洲博士。
然而,欧美博士本身也有鄙视链。譬如最近一位学者因为学术论争,指出“哥本哈根大学的生物虽然水平很低,但肯定不是野鸡大学”“(哥本哈根大学)不上课就获‘博士’,恐怕就不能说不水”,这些言论激起不少纷争。丹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与中国在丹留学人员为此发出一封公开信,对该学者的论点进行反驳,随即学者又复信……相当热闹。
由此可见,博士鄙视链还是广泛存在的:博士学位水不水,到底谁说了算?
排名是重要参照
博士学位水不水,世界大学排名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如果单一排名没有说服力,那么几个排行榜相互印证,还是可以大概看出一所大学在国际中的声誉。
譬如哥本哈根大学学生反驳时拿出的核心论据,就是该校在世界四大大学排行榜中的具体排名:2022 QS世界大学排名第79位,2022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96位,2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柔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