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影子”:一群职校生的戏剧实验

职校生与流水线上的螺丝钉,似乎成了固定的搭配。但九月拒绝这种搭配,因为工厂里的世界太小了,“小到只有你工位那么大”。

舞台上,职校生演员弹着吉他,念着诗;小小的身躯,背着大大的影子。舞台下,职校生们在学会接纳自我,拥抱自己的“影子”。

发自:广州

责任编辑:谭畅

2022年7月,职校生戏剧《影子》在广州公演,剧本源自9名职校生演员的真实成长经历。 (受访者供图/图)

纸飞机从观众席后排飞出来,摇晃着坠落在观众手边。演员旺才戴着纸糊的白色面具,露出嘴眼,灵活地穿梭在坐满约100人的剧场里。他从观众手里接过纸飞机,大声念出写在上面的文字:混日子!

旺才念完后再把纸飞机掷出去,又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废纸团,没目标地远远扔出去。纸飞机和废纸团不受控地落在观众身上,像是小学课堂上不学习捣乱的坏学生所为。旺才在剧场里跑上跑下,继续大声念出:“浪费钱”“没上进心”“不爱学习”。

这是戏剧《影子》的开场,旺才饰演的角色与他在现实中的身份一致——一名职校学生。“小时候玩的纸飞机是自由的、美好的,但它却成为某种偏见和歧视。而且纸飞机飞的过程是不可控的,就像这些标签,不是你想要的,但就会发生在你身上。”《影子》协作者吴加闵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2022年7月16、17日晚,《影子》在广州公演两场,剧本源自9名职校生演员的真实成长经历。“想向公众提一个问题,你通过戏剧看到的职校生和你想象中的职校生是一样的吗?”该戏剧项目由公益组织HOPE学堂推动完成,其创始人梁自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希望通过戏剧来打破对职校生刻板化、单一化的理解,让大家看到这个群体的丰富性。

一部200人观看的戏剧能在多大程度上削弱社会对职校生的偏见,梁自存和吴加闵说不好,演员们也不知道。但至少,这部戏剧让一些演员和观众开始仔细端详,职校生们长期背负的影子。

“我们不比别人低一等,看得起自己。”这句话被印在《影子》的宣传海报上。

《影子》宣传海报。 (南方周末记者 陈佳慧/图)

16633685分之一

2022年5月1日,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施行,以法律形式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地位同等重要。《中国统计年鉴2021》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9896所,包含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16633685人,占中等教育阶段总人数的40%。

1600万职校在读生,他们是谁?他们经历了什么?

戏剧里掷出纸飞机的旺才就是16633685分之一。“旺才”是初中同学取的外号,也是他在《影子》里的艺名。他5岁前跟随父母在广州生活,后被送回江西老家上学。11年后,中考一结束,旺才就到广州读了职业学校,理由之一是想回到父母身边,结束留守儿童的生活。

九月,《影子》里另一名演员,目前在读中职二年级的职校生。九月说话轻声轻语,脸上还有青春痘的印记。2022年7月20日傍晚,广州酷热的夏天让人喘不过气。在九月租住的天河区某城中村,一家相对安静的甜品店里,九月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自己的故事。

九月的父母是装修工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 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