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周杰伦,不再范特西
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但它们已经确定无疑地属于过去。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杨静茹
1
谁能想到,二十多年过去了,大家依然在听周杰伦。
这个7月,周杰伦发布了第15张录音室专辑《最伟大的作品》,与上张专辑时隔六年,这位43岁的音乐人再次制造了我们年代的文化现象。专辑正式上线第二天,就打破了此前1.63亿元的内地音乐唱片数字销售额纪录,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更新。上线第一周,近六百万张数字专辑在内地平台被售出。这甚至远超阿黛尔专辑《25》此前在美国创下的单一市场最高单周销量纪录——338万张。
从数据角度看,周杰伦的回归堪称完美。不用太多预热,不用太多抛头露面,只需把作品丢到网络上,积攒了二十多年的歌迷们自会慕名前来。周董将自己视为乐坛的王,他的受众黏度与忠诚度,则证明他的确有王的底气,可以一直嚣张和傲娇下去。
但这张专辑能为周杰伦的音乐遗产奉献哪些新东西,可能就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周杰伦的拥护者,会认为他在生涯前六七年已经抵达了华语乐坛其他人毕生都无法企及的高度,之后再怎么放飞自我,都是他挣来的自由。对周杰伦无感的人,则又会看到他对自己以往成功路线不一定那么成功的复制:老套的学生向情歌,中国风抒情曲,《麦芽糖》与《甜甜的》之后惯例生产了十几年的甜歌,将古典元素融入流行曲风的高概念主打歌……不过都是又一次老调重弹。
其实周杰伦的拥护者和诋毁者都不一定完全对。周杰伦嘴上说着自己“不需要改变”,但他其实一直在审慎地根据当下音乐风向和自己前作得到的市场反应,制定生涯的下一步计划。于是我们会看到中国风歌曲从他在创作《东风破》时的妙手偶得,逐渐变作每次发片时的常规节目;于是我们会看到Auto-Tune在他的中后期音乐中一次次出现;也看到他虽然从青年步入中年,却在歌词中依然故我地书写着学生式爱情,完全不在乎舆论争议。从最初的腼腆害羞连帽衫少年,到现在经过魔术、复古西装、古董钢琴、敞篷跑车、珍珠奶茶、卖萌唱腔,甚至电音修饰等层层包装的乐坛之王,周杰伦在出道几十年间的变化,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大。
这时候,我们或许应该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爱的到底是现在的这个周杰伦,还是曾经听周杰伦的那个青涩的自己?
2
这个问题大概很容易回答。因为要对周杰伦的新专辑说爱,会让人有些“开不了口”。《最伟大的作品》从摆了不少艺术梗的主打歌MV,到创纪录的发售数据,在舆论场上的话题度一路拉满。但在诸多声浪中,却没有很多人谈论专辑的音乐性本身。
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也很简单:《最伟大的作品》在音乐方面没什么好说的。
不知道有多少听者,是经由这样的心路历程听完整张专辑的:本以为在近几年陆续发布且引发些许争议的先导单曲《等你下课》《说好不哭》《不爱我就拉倒》《Mojito》和《我是如此相信》们,只是开胃甜点;直到听完后续发布的五首新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佳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