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法治化重于增减之争

只要政府公开信息,实行人大与社会双重监督,由审计与法律进行问责,那么,各方对于税收增减较容易达成一个共识。

在经济紧缩周期,也是政府压缩行政开支的良机。一个众所周知的数据是,政府行政开支20年增长了87倍

中国税收政策处于漩涡之中,与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拉动投资相配套,税收应该减,但站在收支平衡的立场上,财政部明确反对继续减税。

税收,减还是不减?

在厘清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看看到目前为止,中国税负是轻还是重。我国税收连年超过GDP的增速大幅增长,加上隐形行政收费等负担,我国整体税负多数国家之后。美国《福布斯》杂志2007年曾发布“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指数显示,中国税负仅次于法国、比利时,名列世界第三。正因为如此,随着税收大幅增加,社会各界的减税呼声不绝于耳。

当然,随着经济景气下滑、政府支出增加,我国税收收入有下滑趋势。在多项减免税措施和经济下滑共同作用下,12月份全国总税收收入和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16%。不过,即便如此,据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全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8)


回复

2009-07-14

中国官方有两个基本的词汇:变通、协调,依法治税不过说说罢了,当不得真的。就像以前有权威人士评价宪法一样“是写给外国人看的”,在税收方面,人民公仆连面子工作都不屑于做的

回复

2009-07-14

税收法定是税收法治的基础,看看我们国家所征收的税种,究竟有几种是有法律依据的?

roy
回复

roy

2009-02-04

钱太多了!政府掌握的。。。

回复

2009-02-04

收支两条线都要立即改革,简直是乱七八糟,不堪入目。财政部能说清楚每年预算内外的收支?统计局敢拍胸脯说GDP是真的?

回复

2009-02-03

信息公开绝对有必要

回复

2009-02-01

法律化、制度化可以增加政府的透明度,有效化解民众与政府之间的矛盾,也是法治社会之所趋,但是制度是靠人来执行的,在当今的执法环境下,公共财政效率的提高短时间内,可望而不可及!聊胜于无,给人一些希望而已!

回复

2009-01-31

中国八亿农民朋友的农业税都减了,剩下的人自谋生路吧,养路费改道路管理费不是很好的例子吗。再说,你说了算不算!

回复

2009-01-31

还有,七八楼的朋友.麻烦你仔细想想:政府的权利来源于人民,既然如此从某个角度来说,人民应该是政府他妈吧... 当然如果你这句话在讽刺什么,就另当别论...

回复

2009-01-31

在某种程度上说,制度的确更可靠一些,但不是绝对的.不然,制度过多社会往往过于僵硬,特别是在中国这种人口大国,一条不适应社会历史发展制度要改变`撤销,是一个很忙长的过,这时候往往会拖累国家的发展.

回复

2009-01-31

人很多时候是靠不住的,远不如良好的制度来的强硬。

回复

2009-01-30

“随着税收大幅增加,社会各界的减税呼声不绝于耳。”我靠,这话说的绝!中国13亿人口,各界包括这13亿人民吗?这呼声是那来的? 面具很清晰,打着反贪污反腐败的幌子,为主子捞一点是一点!忽悠你再忽悠.....接着忽悠.......... 看了看你的博客介绍,就一小资!!无聊!

回复

2009-01-30

三楼的..........好象说反了啊.....@@

回复

2009-01-29

小政府大社会如何实现?高薪养廉可以,但是没必要把开支也高上去吧?税收法制化说到底不就是公共开支法制化吗?说到这里政府开支只要一天不能法制化,税收法制化怎么能实现啊?

回复

2009-01-29

具体款项让大家知道,要细化到什么程度政府和民众都能接受,这是一个一定要把握好的度... 不然作为政府部门总觉得我们在为难一些人,作为民众总感觉钱有些倒清不楚...

回复

2009-01-28

我不敢说!

回复

2009-01-28

人民对政府,就像孩子对妈,妈总要问一句:"拿给你这么多过年钱,你怎么用的哟?"而孩子总是闪烁其词...

回复

2009-01-26

说到底还是一个词“监督”

回复

2009-01-23

我的地盘我做主,从秦始皇开始就是这么干的。咋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