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烂尾了,购房者是否有义务继续还贷?

银行赢了官司,假如发现继续追债得不偿失、影响观瞻,可以豁免购房者的还款义务,至少还能获得感谢和赞赏。法院必须铁面无私、抑制当善人的冲动,不可越过债权人卖人情。

责任编辑:陈斌

购房者向银行贷款购买期房,开发商因故无法交房,购房者是否有义务继续还贷?身为欠着贷款的普通人,我内心非常同情购房者,但从道理上支持银行。

确实,法院有过判例,其逻辑翻译为大白话是这样:购房者贷款是为了买房,既然买不成房,贷款也就不用还了;购房者并没有过错,再承担损失不公平;既然首先构成违约的是开发商,就让银行找开发商去吧。

法院脱离白纸黑字的合同讲见仁见智的“公平”,在短期摆平了事情,让购房者摆脱了悲惨局面,甚至赢得“口碑”,但是在长期会动摇社会对合同、法律的信心,代价巨大。

各家银行与购房者签的贷款合同文本存在差异,但核心意思非常清楚:贷款只能用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0)


唐人
回复

唐人

2022-07-22

这和贷款买车一样,如果是预约提车,这时车企倒闭啦,银行无责!

留声
回复

留声

2022-07-21

房子烂尾了,开发商是否有义务回来接着盖房?

186****7196
回复

186****7196

2022-07-17

“开发商、购房者、银行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可以根据法院判决继续协商实际解决方案。”不太赞同这个说法,如果真的如想象的那么平等,烂尾了(尤其是开发商违规挪用资金的)购房者去告开发商赔钱再还贷就是了。实际情况是购房者宁愿断供上征信也不去告开发商。

135****4095
回复

135****4095

2022-07-17

本质上讲,这事根本不是法律问题!

139****8857
回复

139****8857

2022-07-17

作者还是太嫩了点,读了一点死书,迂腐至极!

NaOH
回复

NaOH

2022-07-17

单从法律角度看,合同具有相对性,购房合同的双方承担的责任与贷款合同双方无关。断贷这个问题不应独立的看,若法外判了购房者不用还房贷,那么房贷款的空缺由谁填补,该银行里的其他储户在银行里的存款如何兑现,三个人的利益纠纷会引起更大范围的经济纠纷,会引起更大范围的不公平,孰轻孰重一目了然。银行的债权能得到法律的保障,其实侧面说明了法律的权威,才能为购房者向地产商主张违约赔偿提供法律保障,尽管执行难,但不至于陷入恶性循环,导致一潭清水越来越浑。至于法律套餐的建议有点签保理合同的意思,但银行是企业,不是行政部门,保理合同会加大银行的风险负担,可能会影响其他储户的金融安全。贷款、购房合同或许可以二合一,改为三方合同,这样三方责任义务统一在一个合同内,可以形成直接制约。

泉柳取

2022-07-16

如果按照合同联立的思路的话,或许可以认为,因为开发商的违约导致购房者和开发商的合同无法履行。又因为该合同是购房者和银行签订贷款合同的原因,原因消灭,作为结果的合同自然也没了履行义务。购房者和银行都没有错,从公平责任上讲,损失不该由这两方承担。再考虑到契约精神的一个前提是,双方民事主体具有同等的议价能力和信息对称,这个时候,不应当对购房者苛以严格义务。银行的损失应当由开发商承担,应该让银行去追剧作为违约者的开发商的责任。而不是让无辜的购房者承担损失。法院判决购房者不用还贷,不是在做人情,而是实实在在从法理上来说,这样做才是公平和符合法律规范的正义体系的。即使银行在贷款合同里约定,风险由购房者承担,那也应当认为该条款构成格式合同,过分加重了购房者义务,减免自身责任而认定其为无效。

布满
回复

布满

2022-07-17

银行只赚钱,不担风险

泉柳取

2022-07-16

如果按照合同联立的思路的话,或许可以认为,因为开发商的违约导致购房者和开发商的合同无法履行。又因为该合同是购房者和银行签订贷款合同的原因,原因消灭,作为结果的合同自然也没了履行义务。购房者和银行都没有错,从公平责任上讲,损失不该由这两方承担。再考虑到契约精神的一个前提是,双方民事主体具有同等的议价能力和信息对称,这个时候,不应当对购房者苛以严格义务。银行的损失应当由开发商承担,应该让银行去追剧作为违约者的开发商的责任。而不是让无辜的购房者承担损失。法院判决购房者不用还贷,不是在做人情,而是实实在在从法理上来说,这样做才是公平和符合法律规范的正义体系的。即使银行在贷款合同里约定,风险由购房者承担,那也应当认为该条款构成格式合同,过分加重了购房者义务,减免自身责任而认定其为无效。

布满
回复

布满

2022-07-17

导致烂尾的原因,不是购房者,凭什么购房者要继续还贷,瞎扯

冠世墨玉
回复

冠世墨玉

2022-07-16

当“善”被理解为“当善人的冲动”,是否所有的善都可以这么理解。

酋长哥
回复

酋长哥

2022-07-16

一边说合同由银行撰写,合同内容完全偏向银行,一边说没有任何胁迫是你自愿签的,双标玩的有一套啊

137****6495
回复

137****6495

2022-07-16

讲契约没错,但这个契约应建立在房子安全交付的前提上,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泉柳取
回复

泉柳取

2022-07-16

如果按照合同联立的思路的话,或许可以认为,因为开发商的违约导致购房者和开发商的合同无法履行。又因为该合同是购房者和银行签订贷款合同的原因,原因消灭,作为结果的合同自然也没了履行义务。购房者和银行都没有错,从公平责任上讲,损失不该由这两方承担。再考虑到契约精神的一个前提是,双方民事主体具有同等的议价能力和信息对称,这个时候,不应当对购房者苛以严格义务。银行的损失应当由开发商承担,应该让银行去追剧作为违约者的开发商的责任。而不是让无辜的购房者承担损失。法院判决购房者不用还贷,不是在做人情,而是实实在在从法理上来说,这样做才是公平和符合法律规范的正义体系的。即使银行在贷款合同里约定,风险由购房者承担,那也应当认为该条款构成格式合同,过分加重了购房者义务,减免自身责任而认定其为无效。

明宇 Michael
回复

明宇 Michael

2022-07-16

左手卖地右手去杠杆,腾不出第三只手

Liven
回复

Liven

2022-07-16

契约精神,首先应保证契约运行的突然。地产这种高价值标的对应强监管。没有监管对履约的保障,单谈履行契约。和流氓、不法分子谈契约你还要讲契约精神吗?我看未必。更何况这个里面既得利益群体太多。可不仅仅是个人和银行。

152****3277
回复

152****3277

2022-07-16

有点道理。契约精神嘛

tianli
回复

tianli

2022-07-16

政府对于合同的监管责任呢?不能用收到的卖地款来弥补监管不力的过失吗?

散文1班-袁
回复

散文1班-袁

2022-07-16

啰里啰嗦,

139****9020
回复

139****9020

2022-07-15

有道理。应全面系统解决预售制引发的问题,加强监管,防范风险。

186****1396
回复

186****1396

2022-07-15

恶法也要打着法治的幌子去维护吗?

独角兽
回复

独角兽

2022-07-15

。 解决风险问题,要靠基于合同的风险定价、风险转移,不能靠法院否定合同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