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刚毕业找工作,先找工资高的还是感兴趣的?
只有发自内心的志趣所在,他们才能“知行合一”,才能视工作为生命,努力不懈地工作,愿意为之付出、加班加点,可以为之修行、奉献精力。
责任编辑:温翠玲
最近南方周末的报道《00后“慢就业”》(2022年6月23日《南方周末》教育版)里说,“不着急找工作、慢慢规划人生”的泛00后大学毕业生,真的像看上去那样不紧不慢吗?
前几天也有大学毕业生向我吐槽了找工作就业的烦恼与困惑,焦点之一是,工资高点的自己没啥兴趣,自己感兴趣的又嫌工资少且要经常加班加点,究竟要先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才算适合自己?
环顾前后左右,庆幸这位大学毕业生,可以给自己把把脉,可以思考职业定位的方向选择。其实,当下大学毕业生说就业找工作(当然是日常基本生活有保障的前提条件下),权衡的是收入高在先,还是志趣排头?这一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往往就是未来十年八年相互之间一较高低的分界线与分水岭。因为,只有发自内心的志趣所在,他们才能“知行合一”,才能视工作为生命,努力不懈地工作,愿意为之付出、加班加点,可以为之修行、奉献精力。诸君且听我说两个故事。
从烟台回来也有些日子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解树 校对:胡晓
137****3799
文章立论的基础完全没有考虑客观环境,而设置在真空中,如果每个个体都能凭借强大的意志冲破一切,那制度、环境也就不重要了,这种假设下人人都能立地成佛,坏制度与恶领导立即灰飞烟灭,“势可为奸”的氛围完全不是个人良善的对手,那历史也就没有那么多苦难了,社会变革乃至对抗强权也就没那么艰难,只要坚持本心做个好人即可,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