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代”?“小个性”?——检索2008年度虚构类写作
中国新世纪的短暂历史中,2008年可能是最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发生的诸多大事件,足以让人们情绪激昂,感慨万端。但中国文学却默默地退居一隅,充当了时代的配角。
责任编辑:朱又可
年度图书(虚构类)提名
邓一光《我是我的神》
吴玄《陌生人》
李兰妮《旷野无人》
慕容雪村《原谅我 红尘颠倒》
时代的配角作家张炜在阅读和评论2008年虚构文学时,谈到他的感受和标准:“对文学原创力的寻找需要时间,需要距离和高度,一般讲更难做到。有时候我们对作家创作的‘小个性’,局部的,细微末节的,很敏感也很容易认识,津津乐道。但我们对于‘大个性’,比如说写作者与一个时期精神流向的对应关系,与这个时期艺术趣味的对应关系,却视而不见或不够注意。一个时期的文化趣味、精神倾向性,是有自己的总的流向的,有自己的脚步,自己的节奏,自己的色泽。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最时髦的东西。看一个作家的创造力,就要看是否顺从了这种时髦,要看其艺术追求和精神指向,是不是完全顺从了这个时代的流向。如果是完全合拍,或顶多是快一点慢一点,反正大家推动的东西我们也在推动,这就大可怀疑有没有原创力了。”
2008年,实力派作家们基本没有长篇问世,只是坐享着他们昔日文学成就的余荫。
贾平凹、韩少功、张承志、王安忆、史铁生再次成为各家出版社重复包装的目标,他们的文集以及自选集以各种形式的装帧出版行销。余华的《兄弟》由上海文艺出版社转到作家出版社,第二次以一版30000册发行。同时再版的还有《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
在批评家陈晓明看来,2008年的虚构文学是承当了时代的配角。在中国新世纪的短暂历史中,2008年可能是最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发生的诸多大事件,足以让人们情绪激昂,感慨万端。但中国文学却默默地退居一隅,充当了时代的配角。这本来是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代的文学必然扮演的角色,但2008年的中国文学确实是波澜不惊,似乎太过平常,不像前几年,每年都有几位重头作家拿出潜心写作多年的作品。
王朔不是在胡闹
2008年1月,王朔出版他的新作《和我们的女儿谈话》。
与此前《我的千岁寒》出版掀起的媒体狂潮不同,《和我们的女儿谈话》出版相对低调。
和王朔在2007年的高调复出激起的媒体喧哗和追捧的盛极景象相比,2008年的王朔是秋水微澜,《和我们女儿的谈话》出版之后的沉寂如同王朔的一次自语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