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了很多年的教育问题,到元宇宙时代会有新的答案吗?

在李骏翼的描述中,未来的教育体系内,新职业成长导师将成为家校间的纽带,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平起平坐,数字化科技大规模应用于教学,为了防止学生沉迷于虚拟空间,20%的教育数字化红线成为警钟。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吴筱羽

2022年5月28日,重庆科技馆“点亮科学梦想”科技馆之夜系列活动,小朋友在“科学元宇宙”版块进行VR交互体验。 (视觉中国/图)

2021年,“元宇宙元年”。以SOUL App提出“社交元宇宙”概念为起点,到Facebook宣布更名“Meta”,元宇宙正式出圈,再到腾讯、百度等多家知名企业宣布入局,支持者将其视作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目标,反对者则认为这只是一个被炒作出来的新概念。

元宇宙,即利用数字化技术创造出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

2022年4月,清华美院社会美育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特约研究员李骏翼,作为第一作者出版了《元宇宙教育》一书。书中,他采用科幻手法,设想自己正在与来自2070年代的“觅渡Medu”,一个教育超算平台,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对话中,后者介绍了在元宇宙高度发展的未来,教育将会呈现出怎样的新样貌。

在李骏翼的描述中,未来的教育体系内,新职业成长导师将成为家校间的纽带,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平起平坐,数字化科技大规模应用于教学,为了防止学生沉迷于虚拟空间,20%的教育数字化红线成为警钟。即便以教育作为内核,科幻的手法加上元宇宙的概念,还是让书中的设想因高度泛化和理想化的特征而显得不够真实。

为什么要用科幻手法创作?李骏翼解释为与其跨界教育研究者身份有关。

四十岁之前,从化学专业背景到市场销售,后来做互联网、投资,在一个企业家服务平台当过副总裁,李骏翼的职业身份发生过多次偏转。“既然不是正统出身的研究者,干嘛还要沿着前人的老路,走现实主义?带着幻想的眼光去研究未来教育,不是指导现实该怎么做,而是给现实以启发。”李骏翼说。

2022年6月16日,李骏翼与南方周末记者对话,他说所有“超现实教育”的想象都旨在回答一个问题,当下的教育问题要如何破解。

“很多人批判现实,没人提解决方案”

南方周末:元宇宙会给教育带来哪些改变?

李骏翼:我觉得元宇宙会为教育打开三重机遇。第一重,帮助我们更新对教育的认知。比如常说的应试教育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1)


赵冀川    13506189571
回复

赵冀川 13506189571

2022-07-11

我个人认为是并非主流,但可引导主流,将来运用好他或许又有了新的天地

海燕

2022-07-08

赞!

小叫兽
回复

小叫兽

2022-07-10

换种方式上网课。。。。。。

龅牙兔
回复

龅牙兔

2022-07-09

挺有远见和想法的。成才和排名联系起来可能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全民教师的观念很新。

明👀涛
回复

明👀涛

2022-07-09

对!换身马甲懵人

soar2015

2022-07-09

大骗局。

澎湃新闻频道
回复

澎湃新闻频道

2022-07-09

虽然有很多高大上的概念,但是落实到现实中,到底能有什么样子的效果呢?或者说,像文章中提到的这些创新教育理念,和元宇宙这个概念又有多大的相关性呢?目前很多创新教育理念完全可以不用强行依托互联网、元宇宙等等,完全都是理念和制度上面的创新罢了。再退一步说,原宇宙这个概念到目前来说对于效率和生产力的提示还是一个未知数,就像是现有的网络会议平台也可以很好地完成远程教学,AR/VR设备的加入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对于传统的教学来说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soar2015
回复

soar2015

2022-07-09

大骗局。

李长根
回复

李长根

2022-07-09

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教育岂能止步“现状”……

177****0727
回复

177****0727

2022-07-09

一些教育专家宣扬“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再加上很多课外机构的推波助澜,把家长带到了一个死胡同,放在了老师的位置上。😰😰😰 家长的教育理念,确实很容易被引导……

海燕
回复

海燕

2022-07-08

赞!

佛系中年
回复

佛系中年

2022-07-08

“很多人批判现实,没人提解决方案”……因为很多现实问题注定不会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天道召召;人道昏昏。

155****8431

2022-07-08

子弹再飞一会吧!

155****8431
回复

155****8431

2022-07-08

子弹再飞一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