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覆盖29省份:“力度最大的一次高考改革”

采用“学校+专业”的方式,学生首先被学校录取,最终可能进入的不是自己选中的专业。而采用“专业+学校”的方式后,某个专业对应的可能不是一所学校而是多所高校。

(本文首发于2022年7月7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吴筱羽

2022年6月8日,安徽安庆,高考考点外的考生和家长。 (视觉中国/图)

2022年秋季学期,四川、陕西、河南、宁夏、内蒙古、云南、山西、青海八省份的高一学生将迎来新高考改革。这是第五批启动新高考改革的省份。

回溯新高考改革的历史,从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所确定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向,到2014年开始,分批落地。取消文理科,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新高考改革)是中国高考历史上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教育部一位相关研究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评价道,“对中国选拔人才、培养人才的影响之深远是空前的。”

高考改革涉及主体众多,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价值诉求不同。恢复高考45年,高考制度一直在争议中变革和前行。而过去8年,新高考改革究竟改变了什么?

前两批“3+3”,后三批“3+1+2”

2022年6月27日宣布启动的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延续了“3+1+2”的新高考模式。

“3”为语、数、英三门统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学生必须要在历史、物理两门中固定选择一门。“2”为再选科目,学生可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选择2门参加高考。统考科目和首选科目计原始成绩,再选科目则按等级赋分后计入总成绩。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多位曾参与政策制定与研究的专家学者,均指出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最大的不同点正是,后面三批确定了“3+1+2”模式,前两批则是“3+3”模式。

“3+3”模式中,第一个“3”为语、数、英三门统考科目。第二个“3”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学生可在政、史、地、物、化、生六门科目中自由选择三门组合成为高考成绩(浙江省为7选3,另有一门“技术”科目)

从时间推进上看,2014年,上海、浙江第一批启动试点,2017年这两地首届考生参加新高考。同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启动第二批改革试点。2018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9)


黄河度
回复

黄河度

2022-07-09

教育必须改革!改革任重道远,但必须务实而有价值与人民利益保持一致!并保持与人民沟通,让孩子的家长,大学专业,参与进来!与时俱进,共同系统进行!对于教育思想如毒教材事件,机制性问题,予以彻底改革,清除掉!

嗨咯,哈嘿
回复

嗨咯,哈嘿

2022-07-08

路总是越走越长

135****3451
回复

135****3451

2022-07-08

专业 学校是否会在“专才”而非“通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其实本科教育专业真的那么重要吗?学校的学术资源和风格才是更关键吧?

135****7517
回复

135****7517

2022-07-08

坚持下去,不断探索,这应该成为教育系统的常态。

186****1396
回复

186****1396

2022-07-07

新高考赋予学校自主权,给了寻租空间,赚麻了,公平呢?

182****5389
回复

182****5389

2022-07-07

高中應該實行,走班制!

139****8370
回复

139****8370

2022-07-07

综合素质评价,要想在实操中做到公平公正,太考验评价制度和规则制定者的智慧了。难!

渐酒空金榼
回复

渐酒空金榼

2022-07-07

像北京圆锥体那种公平吗

接受无能
回复

接受无能

2022-07-07

讲的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