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府:泰国那一抹“永恒的微笑”

历数泰国诸多旅游打卡地,物欲横流的曼谷、清新文艺的清迈、十足享乐的普吉、充满动感的苏梅,夹击人们的感官;相形之下,曼谷以北80公里开外的大城府(Ayutthaya,阿瑜陀耶)似乎没有那么声名显赫——在旅游达人们看来,多少有些单调呆板。然而在泰国民众眼中,最能代表本国历史文化之地,即是这里——没有素可泰、阿瑜陀耶和曼谷,也就没有现在的泰国。

责任编辑:杨嘉敏

暗红色的海洋

如今无论从曼谷考山路包车,或者坐火车约一个小时,当可以远眺到尖塔和金碧辉煌的路牌时,浓厚的历史气息就会扑面而来——坐落于湄南河冲积平原上的大城府,地处暹罗湾潮汐线上方,这个四面被湄南河、华富里河、巴塞运河环绕而形成独特的岛城,有水道通向南方的暹罗湾,可通中国与东南亚诸国,又紧扼北方素可泰的出海门户,成为中、印、欧的地理连接点,更造就了它在贸易、军事、外交上得天独厚的条件:14至18世纪,发达的水陆交通和耀眼的佛教建筑让它的名声享誉东南亚乃至整个亚洲,甚至被目为东南亚最大最美丽的城市。

玛哈泰寺的佛像与遗迹 (张亚萌/图)

1350年,湄南河西岸的罗斟(今华富里)政权首领拉玛铁菩提(Ramathibodi I,乌通王)战胜泰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素可泰王朝,罗斟与河东岸素攀政权暹国合并,建立阿瑜陀耶王朝,中国史籍称“暹罗”。当曼谷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时,阿瑜陀耶王朝定都之地,已是一座繁华“大城”——旅泰华人认为此城最大,故称“大城府”,连王朝都亦称“大城王朝”。

在历史文献中,大城府被称为“天堂”,鼎盛时期人口约有100万,三座王宫、超过2000座镀金尖塔式庙宇和4000多尊镀金佛像,让这里处处金碧辉煌;历33位国王、延世417年的王朝,将佛教文化送上巅峰。大城王朝中后期时,明人张燮还在他的《东西洋考》“暹罗条”里写:“其土下湿,气候岚热不齐,民悉楼居,楼密联,槟榔片藤系之甚固,藉以藤席,竹簟寝处其间。王宫高九丈余,以黄金为饰,雕缕八卦,备极弘丽。”16世纪开始,大城府的声名远播欧陆,1512年葡萄牙人首抵此处,大城府逐渐在17世纪成为贸易中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