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甜味剂或增患癌风险

来自法国的一项研究为人工甜味剂的健康风险提供了新的证据。研究发现,食品中常用的人工甜味剂的摄入与癌症风险升高有关,特别是阿斯巴甜、安赛蜜等甜味剂,相关癌症风险升高较为明显。

(本文首发于2022年6月23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朱力远

湖北宜昌市民在超市里选购果汁饮料。 (视觉中国/图)

甜味的诱惑,很少有人能够抵挡。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吃糖会长胖,还不健康,以“零糖”饮料为代表的各类工业食品更倾向于用人工甜味剂来替代糖。一来,人工甜味剂通常只含有很少热量,甚至不含热量,从营养成分表上看,似乎更健康;二来,人工甜味剂往往比糖甜数百倍甚至数万倍,从生产来看,更少的甜味剂就可以达到产品所需的甜度,成本也更低。然而,关于人工甜味剂的安全性,特别是致癌的风险,一直存在争议。

最近,法国一项较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通过对人们饮食和癌症数据的分析,为人工甜味剂的健康风险提供了新的证据。研究发现,饮料、酸奶、冰淇淋等大量食品中常用的人工甜味剂的摄入与癌症风险升高有关,特别是阿斯巴甜、安赛蜜等常见甜味剂,相关癌症风险升高得很明显。

不是糖的安全替代品

具体来看,该研究在对10万多成年人进行了长期随访后发现,相比不吃甜味剂的人,甜味剂总体摄入量更高的人患癌症的风险也更高。对癌症种类而言,研究中发现,风险更高的是乳腺癌和肥胖相关的癌症。而从甜味剂的种类看,阿斯巴甜和安赛蜜对应的癌症风险更高。这一研究2022年3月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PLOS Medicine)。

开展这项研究的巴黎北索邦大学营养流行病学研究人员夏洛特·德布拉斯(Charlotte Debras)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与好些个公共卫生机构的官方建议一致,这些发现并不支持用人工甜味剂作为食物或饮料中糖的安全替代品。”

糖的健康危害有目共睹,不仅会导致人体重增加,造成超重和肥胖,还会影响牙齿和口腔,造成蛀牙等。而肥胖作为一个常见的健康风险因素,还会进一步引起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在内的一系列心血管代谢类疾病。综合各类科学证据,世界卫生组织很早就开始建议人们控制游离糖的摄入量,认为不论成人还是儿童,至少要将每日游离糖的摄入量控制到占总体能量摄入的10%以下,如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知了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9)


---蒂杜---
回复

---蒂杜---

2022-06-30

文章说的调味剂几乎存在我们生活中了,那么癌症大病几率就会很大,那么说我们食品行业要重新制定标准了,和替代品了??

独孤九剑斩青蛙Lumia
回复

独孤九剑斩青蛙Lumia

2022-06-30

甜味剂摄入量高,一般糖和反式脂肪摄入量也高,试验怎么消除这两个影响因素的?

无奈虞姬
回复

无奈虞姬

2022-06-30

图片里那件白色镂空外衣,我也有一件

灪龖齉龘雦爨軉灪麤鬻爩彠蠿
回复

灪龖齉龘雦爨軉灪麤鬻爩彠蠿

2022-06-30

那和同等甜度换成果葡糖浆的进行比较,哪个升高癌症风险更大?

崂山
回复

崂山

2022-06-29

癌和胖选一个吧

红薯机
回复

红薯机

2022-06-29

完犊子了,要得癌了

Marble
回复

Marble

2022-06-29

国人的膳食结构里本身就有较多主食,大米面条都是淀粉居多,因此控制糖分摄入还是很有必要的。加强供应链和产能建设,让沿海沿江的鱼虾类,南方的蔬菜,北方的牛羊肉类及乳制品充分流向各省市,改善群众的膳食结构,促使饮食升级才是头等大事。争什么有糖无糖都是虚的,大部分都是饮料背后的资本在作祟。

大海
回复

大海

2022-06-29

奶茶过于流行了,00后最爱。

🌳
回复

🌳

2022-06-29

还是要尽量少吃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