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思考脚下的城市,有助于消弭我们的“意义贫困”

有学者提出了“附近的消失”这一论断,意指身处现代社会中的人对于自己的周边世界没有要浸淫进去、进而进行叙述的愿望或能力,这种能力的丧失让现代生活里的邻里互动日渐式微,“附近的消失”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怎么办?当然是重视“附近”,回归“附近”,倡导人们关注我们的身边、附近、社区及真实的生产与生产场景,让发生在近域的频繁的社会互动填充我们的日常,进而一定程度消弭我们的“意义贫困”。

责任编辑:陈斌

广州北京路。 (小尘4x/图)

2008年入职以来,我一直坚持给高年级学生开设一门公选课,课程名称叫“都市社会生活”,我的基本初衷是引导同学们养成观察城市、留意附近与思考日常的习惯,同时鼓励大家接触鲜活而真实的都市生活,了解与认识城市运行的基本逻辑及演化规律。第一次课的内容基本都是导论,我都会抛出一些广州本地人耳熟能详的广州地名或某种独特现象,让去过或了解过的同学举手示意,结果令我大跌眼镜,超过半数的同学对广州的了解与认识相当有限。

主要存在两个客观因素:一是笔者单位位于广州的近郊番禺区,与主城区尤其老城区相距甚远,去一趟颇费周折;二是近三年受新冠影响,所在单位对学生离校有严格的管理规定,相对繁琐的出校审批制度一定程度降低了部分学生的“进城”意愿,但即便如此,我依然无法理解在这个城市学习与生活了两三年的学生对这座城市近乎陌生。

从学生的角度,有两个主观原因:第一,部分学生对于认识城市、关注日常没有兴趣,他们的兴趣与关注点不在这里,那么,新时期的大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又在忙些什么?第二,少部分学生有意愿甚至强烈意愿了解与认识城市,只可惜没有老师带领他们走进(或近)丰富而真实的都市与乡村场景,没有人教授或指导他们开展相关的观察与思考。

内卷族与躺平族

面对各种学习与就业压力,不少自觉与自律的学生从大一进校开始就制定翔实与周密的学习计划,他们终日忙于专业课、公共课、英语及计算机等级测试、机动车驾驶证、教师资格证,千方百计提高专业成绩及综合排名,努力拿到各种资格证书及技能证明的“本本”,从而夯实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很多人从大二或大三起就全身心投入考研或考公中,不是宅在宿舍,就是沉浸在图书馆,过着“两点一线”的例牌生活。

笔者了解到,广州地区很多高校近几年流行一个新词——“考研宿舍”,意指宿舍的所有同学都加入考研大军,有关学院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梁淑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9)


思空渐灌
回复

思空渐灌

2022-07-20

哈哈,就是

佛系中年

2022-06-23

回复@思空渐灌 :嗯。 正所谓“接受社会的毒打”。

马不识途
回复

马不识途

2022-06-24

这也应该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意义

152****7558
回复

152****7558

2022-06-23

非常感谢南周这样有价值的探讨与分享,真正的大学也应该是能随时激发学生们的发现身边平凡的价值或者规律的殿堂,我们不否定喜欢时政、全球大事等高谈阔论的人,也推荐喜欢研究地理、历史、高科技创新的人,更需要一批发掘我们身边平凡的意义及变迁的人。只有真正的有思想、有历史、有个性、有展望的东西才是我们期待和喜欢的。

佛系中年
回复

佛系中年

2022-06-23

回复@思空渐灌 :嗯。 正所谓“接受社会的毒打”。

思空渐灌

2022-06-22

学校教不会的,社会会教的。

138****9770
回复

138****9770

2022-06-23

最近看了一篇南周文章,讲的是减少社交媒体会增加我们的幸福感。感觉两篇文章有一共通之处。由于网络的渗透、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青年人对周围事物的关注是有一定欠缺。也没有人专门指导他们去观察。以前中小学有本教材《综合实践活动指南》讲的就是从身边的生活中找到人生的价值意义,未来工作的取向等。因为实施上的困难,下半年教材调整为《劳动技术》,丰富学生生活,关注职业选择。正是因为青年人的“内卷与躺平”,所以有识之士看到了问题所,这一点没有错误。但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认知也努力。让年青人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看到未来,不焦虑,能从更多的负面信息中找到积极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与现实的和解,不失信心与勇气,不失耐心与毅力,关注社会,看到他人的努力与艰辛,才能使自己的心理成熟,这才是最重要的。只有真正观察,才能形成博大的胸怀,对社会与他人的宽容,才会有更多的自律,不迷失自我,努力去影响他人,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ShiningChain
回复

ShiningChain

2022-06-23

式微式微,胡不归

180****9925
回复

180****9925

2022-06-22

搞这种实践课麻烦了一大堆人,谁愿意自找麻烦

思空渐灌
回复

思空渐灌

2022-06-22

学校教不会的,社会会教的。

小丽
回复

小丽

2022-06-22

说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