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思考脚下的城市,有助于消弭我们的“意义贫困”
有学者提出了“附近的消失”这一论断,意指身处现代社会中的人对于自己的周边世界没有要浸淫进去、进而进行叙述的愿望或能力,这种能力的丧失让现代生活里的邻里互动日渐式微,“附近的消失”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怎么办?当然是重视“附近”,回归“附近”,倡导人们关注我们的身边、附近、社区及真实的生产与生产场景,让发生在近域的频繁的社会互动填充我们的日常,进而一定程度消弭我们的“意义贫困”。
责任编辑:陈斌
2008年入职以来,我一直坚持给高年级学生开设一门公选课,课程名称叫“都市社会生活”,我的基本初衷是引导同学们养成观察城市、留意附近与思考日常的习惯,同时鼓励大家接触鲜活而真实的都市生活,了解与认识城市运行的基本逻辑及演化规律。第一次课的内容基本都是导论,我都会抛出一些广州本地人耳熟能详的广州地名或某种独特现象,让去过或了解过的同学举手示意,结果令我大跌眼镜,超过半数的同学对广州的了解与认识相当有限。
主要存在两个客观因素:一是笔者单位位于广州的近郊番禺区,与主城区尤其老城区相距甚远,去一趟颇费周折;二是近三年受新冠影响,所在单位对学生离校有严格的管理规定,相对繁琐的出校审批制度一定程度降低了部分学生的“进城”意愿,但即便如此,我依然无法理解在这个城市学习与生活了两三年的学生对这座城市近乎陌生。
从学生的角度,有两个主观原因:第一,部分学生对于认识城市、关注日常没有兴趣,他们的兴趣与关注点不在这里,那么,新时期的大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又在忙些什么?第二,少部分学生有意愿甚至强烈意愿了解与认识城市,只可惜没有老师带领他们走进(或近)丰富而真实的都市与乡村场景,没有人教授或指导他们开展相关的观察与思考。
内卷族与躺平族
面对各种学习与就业压力,不少自觉与自律的学生从大一进校开始就制定翔实与周密的学习计划,他们终日忙于专业课、公共课、英语及计算机等级测试、机动车驾驶证、教师资格证,千方百计提高专业成绩及综合排名,努力拿到各种资格证书及技能证明的“本本”,从而夯实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很多人从大二或大三起就全身心投入考研或考公中,不是宅在宿舍,就是沉浸在图书馆,过着“两点一线”的例牌生活。
笔者了解到,广州地区很多高校近几年流行一个新词——“考研宿舍”,意指宿舍的所有同学都加入考研大军,有关学院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梁淑怡 校对:胡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