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硕士进职校,看见“差生”标签背后的故事

对于我的研究,校领导都觉得无所谓,他们希望我的身份能带来一些光环,也特别配合我,给了我很多空间去观察真实的职校生活。

我印象深刻的一门法律课,前半部分的教学内容是道德和礼仪,后面才是更有实用性的劳动法内容,但直到学期快结束,老师还没念完教材开头。

很多家长可能会天然地把抚平创伤的重任交给学校,希望孩子能够在这里获得新生。但职业教育承担不了这么重的责任。

责任编辑:吴筱羽

2022年4月19日,武汉市某职校,一名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在实训。 (视觉中国/图)

在江西一个县城郊外的职业高中,清华大学研究生汪子津度过了半年时间的田野调查。

半年经历说不上多成功,到最后,她也没能真的融入一群十多岁的职校生。有一次,她走在校园里,一名男生想和她搭话,还没开口,周围同学就泼来冷水:“她不会理你的,人家是清华的,我们是什么?”

“他们是什么?”2020年7月开始的这项田野观察,汪子津试图弄明白这个问题,也试图找到关于职校生的刻板印象的由来。

那是一所创办五十多年的县域民办职高,省级示范性学校和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普通中部职业学校的代表。

更重要的或许是,汪子津自己就是从县城考出来的学生。从小到大,她沿着普通教育设置的道路一路向上,考上985大学,而后又到清华读研。但她几乎从未了解过职校,以及传说中的“差生”们。

与职校生一起生活、学习,同吃同住半年后,汪子津将这段调研经历写成一篇长篇硕士论文《成为职校学生》。这次调研也影响了她的就业选择,硕士毕业后,汪子津如今在一个公益组织工作,延续着对职校生群体的观察和关心。

在她的观察里,学生上职校的原因很多,不只是“成绩差”。尤其在欠发达地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压力,都是他们走进职校的原因。2022年4月,汪子津参与主持的一期播客节目中,一位男生开始思考自身的困境。从高中升入大专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自认为“垃圾”。直到接触了心理学家阿德勒和哲学家尼采的书,这位男生开始逐渐建立自己的信心。“差生”的刻板形象背后常常被忽视的是,他们也是脆弱的未成年人,有人甚至满身伤痕。

2022年5月1日,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施行,有观点认为,新法出台意味着“普职分流”将被取消,教育部很快回应,“这其实是误读、误解”,仍要实行“普职协调发展”。

很多人都提出过取消分流的建议。近距离接触职校生之后,汪子津的观点是,“取消分流”只是看起来让所有学生都变成了某种统一体,实质上是用某种手段掩盖其中差异。

汪子津相信,去除偏见,正面面对并解决职校生的职业和情绪问题,是更本质的办法。以下是南方周末记者和汪子津的对话。

关于职校的两本书

南方周末:你什么时候开始对职业教育产生了研究兴趣?

汪子津:本科和研究生中很长的阶段,我都在关注工人待遇和农村教育问题,并没有专门去了解职校学生。现在回头想,很多工人其实都是从职校走出的,只是当时自己没有意识到。

第一次有意识地去找职校学生做研究是在2020年。我和朋友做了一个与线上教学相关的调研,遇到一位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学生,当时他在重庆念职高。那位学生跟我聊了自己的生活,还有他对未来的计划和想法。跟他聊完之后,我很想再多去了解他们,了解职校生们为什么会去念职校,他们在学校经历了什么,以及未来会怎么样。

有两本书对我影响很大,第一本是《谁念职校》,一篇博士论文。研究是2006年在黑龙江哈尔滨市的中等职业学校里完成的,读完我才知道念职校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梁淑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4)


wangpc10
回复

wangpc10

2022-06-23

职校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毕业后,从事的很多是偏体力的活,这跟国外完全不一样。职校只是让学生享有继续读书的权利,但是并没有让这些学生得到认可。在初中这个阶段,就给人划分了类别,其实是很不公平的,人天赋有不同,心智成熟的时间点也不同。

我要变得优秀
回复

我要变得优秀

2022-06-22

职校不一定学费低于普高,我妹妹读职校,每学期的学费是6000,我上普高读公立高中,学费是2000,而且如果能上普高,家长比较鼓励上普高,而不是职校

188****6238
回复

188****6238

2022-06-22

这是人家的自我调侃,清华的学生这么说行,旁人这么说人家不跟你急才怪

鲁小讯

2022-06-21

清华不就是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吗

青城腊肉
回复

青城腊肉

2022-06-22

清华学子能把目光向下聚焦,在这个时代显得尤为可贵,为这位女生点赞!不过当下职业教育要破除标签、消除歧视还真不是一天两天,光靠职业学校就能解决的问题。

不懈地走下去
回复

不懈地走下去

2022-06-22

首先要肯定,人与人之间在脑力和体力方面,是有着先天的生理差距的;其次,不要以这种先天的生理差距,而将孩子分成三六九等;再次,国家要对这种社会存在和现状,制定政策,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万不可抱有不负责任和歧视的态度和事实,去搞什么所谓的“教育”和关心。

Gregory 汤
回复

Gregory 汤

2022-06-21

理想主义者

默默7842
回复

默默7842

2022-06-21

我们这里上职校的基本都是考不上普高的,就是一群不喜欢读书或者不擅长读书的小孩聚在一起,学校管理又松散,质量真的不行

水煮的毛蛋不是煮熟了就可以吃的
回复

水煮的毛蛋不是煮熟了就可以吃的

2022-06-21

我们职校管理非常严,结果是,学生也还是学不进…

短笛大大大大魔王
回复

短笛大大大大魔王

2022-06-21

难道普高学费比职校贵不成

程程Dady
回复

程程Dady

2022-06-21

职校重在培养技术型人才,普通院校侧重于发展理论型人才,一个是实践出真知,技术上强,一个是理论源于实践,理论上行。

justin_joe
回复

justin_joe

2022-06-21

当年:我的初中政治老师,鼓励我读中专,给家里减轻负担,等我读高中后,听说他考上研究生了。 给每个人以选择权,是最大的公平和福利!

52HzDe自在
回复

52HzDe自在

2022-06-21

上职校不如在社会上找靠谱师傅来得好

街叔街叔
回复

街叔街叔

2022-06-21

有意义的调查研究。放下刻板,坦诚沟通。大学本科生在增加,但顶尖本科的录取率依然很小,那么绝大部分孩子何去何从。职业教育不该背负“失败者”的标签,社会需要积极的职业人才输出。

Uzi80斤不接受反驳
回复

Uzi80斤不接受反驳

2022-06-21

职校最大的问题是不规范,小混混打群架,抽烟喝酒甚至约p怀孕的现象比普通高中多太多了,导致成绩不好真正想好好学一门技术的宁可浪费三年花钱去民办普高考大专也不愿意进职校[允悲][允悲][允悲]

盛京剑容
回复

盛京剑容

2022-06-21

职校就是骗钱的[汗],混混多的很

若花生
回复

若花生

2022-06-21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口号后面缺乏太多实际支撑,任重道远,身在职教场,多少无奈和感慨。

@王太Show™
回复

@王太Show™

2022-06-21

文章很现实,很接地气。

岳舞轩辕
回复

岳舞轩辕

2022-06-21

上升通道都要有,不然大家都会迷茫。特别是博士硕士本科一旦来卷学历,就没意思了。

i南周青年
回复

i南周青年

2022-06-21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蒂杜---
回复

---蒂杜---

2022-06-21

好视角!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