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怀念香港流行歌?
当年的粤语流行曲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某个年代听感觉是这样,之后某个年代重新再听,总能发现它新的意义。
大家经历过疫情,都感觉到香港曾经有非常好的一面,想从粤语歌曲找回那种感觉。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李慕琰
近期,以香港流行音乐为主题的音乐节目《声生不息》热播,唤醒无数70—90后的青春。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香港流行文化的黄金年代,粤语金曲风靡亚洲。最近冯应谦和朋友们聊天,发现无论是当时尚未出生还是亲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在重新发掘粤语歌的价值。
冯应谦是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亚太研究所所长,也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他专长流行文化研究,尤其在华语流行音乐领域颇有建树,出版过《歌潮·汐韵:香港粤语流行曲的发展》。
他穿梭于内地与香港之间教学,发现自2010年以来,粤语流行歌在内地的传播几乎有一个空白期——他接触的学生,大多没有听过粤语歌;而年长一辈的老师,记忆还停留在1990年代,对于现在的粤语歌了解不多。
从2000年以后,他几乎每年都去北京参加音乐颁奖礼。据他观察,最初那些年常有粤语歌获奖或表演,2015年之后几乎没有了,“所以我觉得内地观众听到粤语歌的机会很少”。
而在香港,面对韩流和欧美音乐的冲击,本地音乐的价值也一度被忽视。“这段时间他们重新发现,原来咱们有非常好的宝藏,有一些艺术水平很高的音乐。”他说。
不过,粤语歌从没有在大众视野里完全消失。盛产神曲的短视频平台里,近年来出现了众多“假粤语歌”——内地音乐人创作的《野狼Disco》《大风吹》《不该用情》等网络热歌里,许多都有不按粤语声调、咬字不太标准的“散装粤语”。
音乐博主耳帝在微博里说起《千千阙歌》这样的经典,“曾在卡拉OK里流传,在喝五吆六的大排档间流传,在八九十年代内地对香港那座现代繁华都市的向往中流传”。多年后他第一次去往香港,坐出租车路过高而密集的楼宇,望着人影晃动,车上突然响起《千千阙歌》,“想起这万家灯火,每一户人家在住进这高楼前,都难免有一部血泪史……这里面得有多少心酸奋斗、失败成功、聚散离合、苦辣酸甜的人生故事”。
东方之珠的光辉与繁华,在几代人的青春记忆里留下烙印,我们好奇,青少年时期听的流行音乐,如何影响了中国人的情感结构,使得数十载后旋律再度奏响,情感又泛起涟漪。黄金时代的娱乐工业体系变迁后,如今的香港音乐又有怎样的创作生态?
以下是南方周末记者与冯应谦的对话。
“有一种中国文化的根”
南方周末:《声生不息》等节目称呼香港流行音乐为“港乐”,过去我们惯常的用法是粤语歌或者广东歌,“港乐”这种说法是否准确?
冯应谦:在学术界,究竟如何称呼来自香港的流行音乐也有不同意见。我个人觉得,“港乐”理论上是比较准确,因为我们的确是指来自香港的流行音乐。不过,日常生活中,这个叫法十分奇怪,香港居民不会这样叫香港流行音乐。上海是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发源地,但我们不会说“上乐”或“沪乐”。我自己在著作中,讨论具体歌曲时会用“粤语流行曲”,但如果是一般讨论,我是写“香港流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刘小珊 校对:胡晓 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