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拍教育改革十年:那些孩子改变命运了吗?

“真正可以复制与发扬的是教育改革的底层逻辑,比如对孩子的尊重、鼓励他们阅读,或者加强体育教育……说到底,好的学校教育只能让学生一定程度避免不好的教育,从而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自由宽松的氛围主要针对高一和高二的学生,等到了高三,一切又回到传统的模式,大家要重新面对题海与考试。年级主任王春易说:“谁都要成绩,学生要,家长要,社会也要。”

(本文首发于2022年6月2日《南方周末》)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李慕琰

纪录片《真实生长》用了十年时间,在第一批素质教育改革试点的北京十一学校里,跟拍三个学生的成长过程。 (受访者供图/图)

2014年,导演张琳参与了一部反映北京十一学校教育改革的纪录片。在此之前,这个项目进展得并不顺利,数次更换导演,经费也所剩无几。当拍摄素材越积越多,主创团队却发现这部作品的主旨似乎正在渐渐偏离最初的方向。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主要内容之一是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同年8月,北京十一学校在时任校长李希贵的牵头下,决定组织教学形式变革,以“选课走班”的方式代替传统的班级制度,同时推出导师制、选修课等举措。次年,北京十一学校被确定为国家办学体制和高中特色发展改革试点。

当时,这种高中教学方式的转型引发了强烈的反响,赞美声和质疑声几乎同时到来。在高考选拔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这样一场教育实验如果不成功,影响的将是数百孩子的前途;就算成功了,面对地区之间的差异,十一学校的经验又如何复制呢?

伴随着沸沸扬扬的讨论,十一学校成为媒体的焦点,媒体人粟国祥意识到,教育改革的成效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2012年,他决定自筹资金,以纪录片的方式进行长期记录。

2014年,北京十一学校成为教育部等部委向全国推出的唯一一个基础教育改革典型。很多城市都派出代表赴北京学习经验,十一学校的盟校开始遍布全国。李希贵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十一学校的经验不可以复制,但是可以嫁接。可以萃取其成功因素,将之移到不同的土壤中,使其与那里的气候相适宜,从而产生具有共同文化基因而色彩缤纷的不同学校。”

与此同时,这部原本名为《教育突围》的纪录片却遇到了瓶颈。导演团队原本计划拍摄三年,以孩子们的高考作为结尾,来展现这场教育改革的成果。但当剪辑成片后,内部放映会的效果让大家沉默了。

张琳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最初的版本效果不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随着各种教育实验在全国范围内有条件的学校展开,十一学校的实践已经不再那么新颖。而且如果仅仅描绘一场教育改革如何进行,作为纪录片工作者,其实无法去评判这场改革是否成功。最终导演组商议,将片子的主题放在三位主人公的个人成长上,呈现他们如何寻找“内驱力”的过程。

2022年,系列纪录片《真实生长》上线后,片中的主人公与普通观众一样,第一次完整地看到了这部伴随他们成长的纪录片。

“理想状态下的微型社会”

回望15岁的自己,主人公之一周子其将这段高中岁月形容为“展现了一个接近理想状态下的微型社会应该有的样子”。

周子其是从十一学校初中部直升进入高中的文科生,高中时代的他喜欢历史,手边经常拿着一册《剑桥中国史》。作为学校辩论队的主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