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不及挥手,我们已经分离:逝去的沈庆与《青春》
发行于20年前的《校园民谣1》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张专辑。“当年的门槛很高,如果不是科班学音乐的,很难有机会进入这个行业。但从这张专辑之后,校园民谣变成了一个挺主流的文化现象。后来,朴树、叶蓓他们出来的时候,这个行业已经非常接纳他们。”沈庆说。作为专辑策划者和召集人,他在其中贡献了那首传唱至今的《青春》。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杨静茹
《青春》
5月中旬,曾在四川乐山市第一中学工作的政治老师朱晓若在家看电视剧《相逢时节》,主角正在唱她的学生沈庆的歌曲《青春》,唱完还调侃“这首歌不好唱啊”。她录下这段发给沈庆,沈庆回了几个笑脸。
“他很低调,从来不会说我的歌怎么怎么样。”朱晓若和沈庆讨论过为什么《青春》很好听,但不如《同桌的你》那么流行,“我觉得他更注重内涵,注重当时当刻的感受,你看他的《青春》,就是表现大学生离开了家那种懵懂、青春,很能打动人。但没几个人能够唱好。”沈庆是她做老师后带的第一届学生,那届学生与她很亲密,毕业三十余年一直有往来。沈庆每出一首歌都会发给她。在众多歌曲中,她最喜欢《青春》。
2013年,沈庆录制第二张个人专辑《岁月如今》,此时距离他发行第一张专辑《这么多年以来》已经过了17年。出于对销量的考虑,唱片公司希望他能再唱一版代表作《青春》,唤醒更多听众对他的记忆。沈庆一度抵触。
这首歌发行于20年前一张名为《校园民谣1》的合集中。这是中国校园民谣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张专辑。沈庆作为策划者和召集人,贡献出一首《青春》后,却无心恋战般少有所出,到1996年才推出第一张个人专辑《这么多年以来》。随后他淡出音乐行业,投身互联网、开广告公司,直到2012年收到音乐人小柯的邀请才正式回归。行业已不复从前,但“江湖”里的人还记得他的那首《青春》。
大三时,沈庆去工厂实习。工厂在北京北郊,从学校往返有近三小时车程。他每天带着随身听听歌,脚下是稳定的车速,从城市到郊区,眼前是重复的风景,从熟悉到陌生。实习期间,随身听电池坏掉了,要修一周。没有了随身听的第一天,他无事可做,写下一首旋律和一段歌词,第二天写了第二段,到第五天,写完了一首歌。“这种速度感和不变的风景,还有离开一个熟悉环境去更庞大世界的冲击,让我有了特别多时间流逝的感觉。”他将之命名为《青春》。
沈庆就读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后并入中国农业大学)工业企业管理专业。进大学前,他听台湾歌手李亚明的《酷》,受到歌词“你是不知道,有一种寂寞就像漫长的海岸线,可以曲折改变”启发,写了一句“你知不知道,思念一个人的滋味就像喝了一杯冰冷的水”。后来补上后半句:然后用很长很长的时间,一颗一颗流成热泪。这首词完成后,他命名为《寂寞是因为思念谁》,由师兄逯学军谱曲,成为北京各大高校传唱的民谣作品之一。1995年,当红歌手巫启贤翻唱了这首歌,名字改为《思念谁》。
逯学军与沈庆因为音乐熟识。大学期间,沈庆担任学校艺术团团长,他社交能力强,很快与海淀西北角高校的校园歌手建立了联系,清华、北大、北师大、体院的都有。他因此与同样是大学生的郁冬、杨丹涛等人相熟。沈庆在采访中回忆:“大家风格不同,但是审美倾向一致,一是要好听,二是文学上有讲究,歌词不能是大白话。即使是大白话,也得是像《同桌的你》那样有情趣、有情怀的大白话。”
这群玩音乐的人有一半时间待在农大的琴房里,里面有钢琴、有鼓,空间很大,是礼堂的侧房,室内高度很高,共鸣特别好;另一半时间在草坪上度过,弹吉他、搞小型演唱会、喝酒、砸瓶子……每周五清华东大操场都有数十个来自北京各学校的学生,前半段大家唱新作,中间点唱每个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