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科创大会,以“科创”为锚,探究科技创新力量,探寻科技与创新在不同行业、企业的发展脉络,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动能。
2024
2023
-
解码中国科创未来,科创大会汇聚各方创新力量
-
【直播回顾】南方周末2023科创大会
-
中国企业科创力研究报告(2023):企业研发投入的体量和规模逐年攀升| 2023科创大会
-
南方周末发布《2023年度十大科创突破》 | 2023科创大会
-
科创是厚积薄发——《中国企业科创力研究报告(2023)》
愿意披露研发情况的企业数量在逐年增加,2023年已经突破了5000家,在整体企业中占比已经超过八成,三年提升约5个百分点。 2023年百亿元研发投入的企业同比新增了13家,增长近半;十亿元企业新增35家,同比增幅达12.82%;亿元和千万元企业数量,也以接近10%的速度在增长。 从入库企业地域分布看,它们八成集中在三个主要经济带,其中,长三角地区的企业数量和科创活跃程度更高。
2022
2021
-
建筑业:被“围栏”遮蔽的科创先锋
(本文首发于2022年1月27日《南方周末》) -
医药产业:勇敢者游戏
(本文首发于2022年1月27日《南方周末》) -
消费电子业:大力营销,更需大力科创
(本文首发于2022年1月27日《南方周末》) -
金融科技:数字化转型竞赛提速
2021年12月,南方周末科创力研究中心发布《中国企业科创力研究报告(2021)》及中国企业科创力100强排行榜(2021),对截至2021年4月30日,A股全部上市企业4207家,绝大部分运营主体/控股股东在中国的港股上市企业1481家、美股上市企业311家,以及未上市但可提供经第三方审计年报的企业1家,共计6000家企业,进行企业科创指标和数据的全面梳理和研究。 我们从研发投入、研发产出、公司发展三个维度出发,依托27个核心指标的科创力指标体系,通过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研发投入、研发人员、研发强度、企业经营等数据,基于智慧芽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约1.6亿条专利数据的数据库,以及国家、省部级颁布的2020年科学奖奖项情况,以一种完全公开、透明、公正的方式,综合评估企业科创力;用数据说话,试图更好地定义企业在所属行业、中国科创版图中的坐标。 (本文首发于2022年1月27日《南方周末》) -
中国企业科创力100强排行榜(2021)
这是南方周末科创力研究中心“2021年中国企业科创力研究系列” 之 “中国企业科创力100强排行榜(2021)”。 南方周末科创力研究中心课题组,从研发投入、研发产出、公司发展三个维度出发,依托27个核心指标的科创力指标体系,通过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基于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约1.6亿条专利数据的数据库,以及国家、省部级颁布的2020年科学奖奖项情况,首次以一种完全公开、透明、公正的方式,综合评估企业科创力。 这次评选的范围,涵盖了截至2021年4月30日所有A股上市公司4207家、绝大部分运营主体/控股股东在中国的港股、美股上市公司,以及未上市但可提供经第三方审计年报的企业1家,共计6000家。这其中,146家企业有两地、三地上市情况,去重后共计5848家企业。 中国企业科创力100强排行榜不以行业类别设限,旨在寻找当前最具科创力的企业。如果说上市公司是企业中相对优秀的代表,那么从5848家企业中科创力总分排名靠前的100家更是优秀中的优秀,无一不是所属行业的龙头。 这100家企业,2020年研发投入合计8146.16亿元,在全部5848家企业合计15777.48亿元的研发投入中,占比约为51.63%;平均研发投入为81.46亿元;中位数为37.77亿元。 88家公司披露研发人员数量合计1,004,967人,平均11420人,中位数是6506人。披露最多的是华为,研发人员共10.5万人,最少的也有140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