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华人摄影家刘香成:我依然相信新闻报道的力量

“社会对新一代新闻工作者要求不同了,我一直鼓励年轻人,做一个好的报道记者其实是一种自我修养,需要通过努力储备知识。我们正处在一个转型期,新闻业的未来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没必要一味埋怨。”

责任编辑:刘悠翔

2021年,摄影家刘香成70岁,他的生活依然被工作占据着。仅在11月,他就先后出版了自传《世界不是这样的》(刘香成口述、武云溥编著)和摄影画册《上海:一座世界城市的肖像》。同时,他与演员周迅一同发起的展览《人参果》在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开幕,展出了姜文、舒淇、陈坤、黄觉、毕赣等演员、导演的摄影作品。

这些成果恰好呈现出了刘香成人生的不同阶段,在担任《时代》周刊和美联社摄影记者的近20年中,刘香成的足迹遍布美国、法国、中国、印度、阿富汗、韩国、苏联等国家,见证了冷战终结前后的世界风云。1997年,刘香成选择在中国内地定居,先后担任时代华纳集团和新闻集团的中国区高管。2015年,他转身回到摄影圈,成立了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刘香成曾说自己接受的教育“三分之一来自中国,三分之一来自英治殖民地时期的香港,三分之一来自美国”。他的镜头中从来不乏政要名流,更数次经历战争等惊险时刻,拍下了不少见证历史事件的佳作,但在众多摄影作品里,他自己最为满意,倾注最深情感的,都是以中国为题材的。

他曾为身份问题困扰,但在中国生活了近半个世纪之后,刘香成选择用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对“天民”一词的解释阐明自己的身份问题。他说:“中国人有一种‘天民’思想,最好的境界就是要超越自己的身份危机。”

口述自传以“世界不是这样的”为名,来自刘香成常说的一句话。他发现西方朋友常常对中国有误解,而中国朋友往往对西方也有误解。他将自己的大部分工作定义为“搭建桥梁”,意图让不同背景的人有交流的平台。

摄影家刘香成是迄今唯一的华人普利策奖得主。他因为拍到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的历史一刻与同事一起获得了1992年普利策新闻摄影现场报道奖。 (photo:©刘香成)

“我70岁了,在中国生活了将近半个世纪,我认为不应该用护照来定义我。”2022年3月2日,南方周末记者在上海高邮路一家路边咖啡馆采访刘香成。初春阳光明媚,天气乍暖还寒,他戴着墨镜坐在户外一角,将过往的经历娓娓道来,普通话里偶尔夹杂英文,依稀可以听出南方口音。或许是出于职业习惯,他不时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停下,询问记者的观点。此时,距离他成为华人唯一的普利策奖得主已经三十年了。

“在恰当的时间被放在了恰当的地方”

1951年,刘香成出生于香港,他的父亲刘季伯时任《大公报》国际版编辑,退休后还曾推动厦门大学新闻系的建立,是颇有名望的“左翼”报人。1953年,因为不满香港的教育环境,刘季伯让妻子带着几个孩子回家乡福州生活。

回忆童年,刘香成的很多记忆都与物质生活的匮乏有关,年幼的他要排很久的队才能买到二两肥猪肉。多年后他才领悟,那些肥肉是长辈们的照顾,对于当时的大部分人来说,肥肉可以炼成油,远比瘦肉金贵。

在刘香成就读的小学里,不少同学的父母来自福建省军区,校园的外墙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李木子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