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转内销”何以成卖点? 质量标准重在执行

以苹果为例,苹果手机的壳及配件,要求都非常高,哪怕只是一个样品壳,它最大公差也不能超过0.02mm,这样才能保证装配非常紧合。

(本文首发于2022年3月31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陈斌

因为国际市场萎缩,产品销售压力加大,为求生存发展,转而把重点面向国内市场,通过转内销的方式来获得商品出售的新渠道。 (人民视觉/图)

不久前曝光的“老坛酸菜”加工企业内销产品存在各种卫生、质量问题,这背后反映了一个现象:一些企业用于内销和出口的产品在质量上存在“双标”:出口产品好,内销随便糊弄。

出口转内销,狭义是指本来打算出口国外的产品,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出口到国际市场,厂家或商家为了减少损失,将货物在本国国内销售。

中国消费者往往认为这些产品的质量更好。这种看法并非没有道理。首先,出口的厂商一般规模较大,商誉较高,实力较强。

其次,不少人认为,出口产品,受国外产品质量标准监管,因为这些标准更高,所以质量更好。其实这一点未必是事实。不同国家的标准互有参差很正常,这并不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此话怎讲?

比如,食品安全风险主要在于农药残留和食品添加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游淑华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6)


159****3509
回复

159****3509

2022-04-03

主要是犯罪收益远远大于犯罪成本,在很多商家看来值得冒险

130****2789
回复

130****2789

2022-04-02

是从河东转到河西了,还是还没有。

杨道城
回复

杨道城

2022-04-02

果然中国人才骗中国人

彭昱畅的粉丝
回复

彭昱畅的粉丝

2022-04-01

想起那句讽刺调侃的话,中国人不骗中国人,为啥标准比国外低这么多,为啥执法力度这么弱?然后说到国外消费者维权意识强,难道国内消费者是不想维权嘛?反馈了又能怎么样?每年的3.15才有点影响力,因为国家出马了!!

135****7517
回复

135****7517

2022-04-01

本质上是别人的公共服务产品(质量监督体系)质量好,相关制度建设搞得好。

佛系中年
回复

佛系中年

2022-04-01

你们现在才知道吗❓电气机电行业3C电子代工厂们玩【双重标准】都二十年了。比如十年前良心想某型号笔记本电脑出口北美与欧洲的用1920×1080的IPS屏幕而内销的用1366×768的TN屏幕而且国内的零售价按照当时汇率换算还比出口北美版的零售价贵出了¥一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