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华人拿起枪:“疫情放大了不安全感”
“从2020年初至今,开设了十多期班,每期20人左右。学员以当地华人为主,据我观察,学枪、用枪的华人正在增多。”兼职射击教练李海说。
据美国全国射击运动基金会(NSSF)数据,疫情暴发的2020年,美国枪支销售的近40%是首次购枪者,其中亚裔顾客购枪数量比前一年增长了43%。
“我在美国生活了47年,这种不安感一直都在。”曾贤秋说,华人无论居住、做生意、社交,都会有一种隐隐被歧视感。“而这两年的疫情则进一步放大了这种不安。”
(本文首发于2022年3月24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姚忆江 助理编辑 娄晓希
2022年2月22日,被人袭击的华人女性马桂英在纽约去世。2021年11月26日,61岁的她在纽约皇后区的一处房屋外清扫道路时,突然被一名露宿街头的流浪汉猛烈攻击。在昏迷数月后,她最终不幸离世。据警方披露,袭击者伊利索尔·佩雷斯有长期犯罪记录,一直被附近社区视为安全隐患。
一直以来,华人“富有”“温和”的形象,容易招致不怀好意者的觊觎。而新冠疫情暴发后,美国针对亚裔的犯罪案急剧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华人的不安全感。
据纽约警察局2021年12月初数据显示,该市当年反亚裔仇恨犯罪较2020年增加了361%,累计约129起。
不少美国华人购买枪支自卫。
“我支持控枪,但不支持禁枪。”曾持枪吓退流浪汉的中餐馆老板李海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他也是一名兼职射击教练,明显感觉到学枪的华人正在增加。
2022年3月,南方周末记者访问了身在纽约、加州、得州、新泽西州等地十余名在美华人,发掘“华人持枪”的AB面。正如美国历史上数次排外风潮一样,作为少数族裔的美国华人,不安全感从未消失。
“华人开始拿起枪”
2020年9月份的一天,两个流浪汉一先一后闯进旧金山市区一家中餐馆,扭打成一团。当时,店里正是白天营业时段,多桌客人受到惊扰。华人老板李海第一时间从后厨来到前厅。
“我直接拿着枪冲了出来,对方一看到枪,马上就跑了。”李海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遇到这种状况,对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依照加州法律,拥有持枪证的李海,可以在家中或工作场所随身携带枪支。
李海祖籍广东广州,1987年移民美国。像很多彼时移民的华人一样,他的美国故事也从中餐馆帮厨开始。多年后,他在旧金山拥有一家粤菜馆,店里食客也以中国城里的“老广”居多。
2020年5月,非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因白人警察暴力执法惨死,随后引爆了席卷全美的“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运动。那段不太平的日子里,李海在自家餐馆工作时,腰里常常别着一把口径9mm的“麻婆盾”——史密斯威森的军警型半自动手枪(Smith & Wesson MP Shield )。
“这种枪算得上价廉物美,不到500美元,适合隐蔽持枪,虽然尺寸小,但后坐力偏大,比较适合男性使用。”《兵器》杂志主编肖宁评价。
在经营餐馆之外,李海还有另一个身份——射击教练。
这些年来,李海与开枪店的朋友合作,帮助购枪学员提供射击、打靶训练,成为了一名兼职射击教练。
“从2020年初至今,开设了十多期班,每期20人左右。学员以当地华人为主,据我观察,学枪、用枪的华人正在增多。”李海说。
刘锐是一名90后,在中国读完大学后,移民美国加州,目前已拿到美国“绿卡”,和家人住在一起。对于持枪这件事,家人一开始持反对态度。“他们总觉得枪不安全,怕走火伤到人。另外,万一枪被偷了,拿去干坏事怎么办。”刘锐说。
出于男孩子对枪支的天然好奇,刘锐一直和朋友在靶场练习,对持枪相关规范非常熟悉。“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发生后,打砸风波并未波及刘锐生活的社区。但负面消息不断传来,他和家人逐渐有了危机感。
刘锐回忆,从2020年下半年起,网络论坛上、新闻报道上,盗窃案、袭击案开始增多。他经常关注的枪支论坛上,一支全新600美元的手枪,转手价也飙升到了1000美元。
2020年底,刘锐下定决心买枪。他在一天里就顺利通过了持枪证考试。在10天的审核期后,拥有了人生中第一支枪——一支贝内利泵动式霰弹枪。
“我是坚定的拥枪派。”刘锐认为,依据美国“城堡准则”(Castle doctrine),居民的住所是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对方未经允许进入,你可以开枪正当防卫。如今,在刘锐的说服与带动下,他的家人也常去靶场学习枪支使用,以备不时之需。
疫情发生以来,针对华人乃至亚裔群体的伤害案层出不穷。出于对自身安全的担忧,越来越多的美国华人开始考虑持枪。
2021年11月20日晚,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