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内卷与重生之间:2022新传考研众生相

辅导机构负责人黄宗楚记得,她的学生里,就有过去学习化工,乃至电焊的。她猜测,许多跨考者大约都是试图逃离过去某些狭窄乃至于厌恶的就业市场,试图在一个交汇点处重构人生。

2021年8月底,傅遥香在一家专注北大新传考研的辅导机构报了课程。她算入局晚的,同一届的考研,早在3月就有读书班,暑期又有集训班,再到后面还有押题班,每一期大约都要花销两三千元。

“刘海龙来了也要调剂。”新传考研国家线出分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龙收到了这份“指名道姓”的玩梗图。

责任编辑:何海宁

2022年2月23日,2023年考研拉开帷幕,安徽新华学院图书馆自习室坐满了备战考研的学生。 (视觉中国/图)

2021年3月,“一战”(指第一次考研)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专硕失利的王必先,趁着各大高校的研究生录取公示榜尚未被撤下时,抢先扒下数据,做了一张各专业录取难度的表格。经过一番挑挑拣拣,他打定主意,要远离新传刺刀见红的厮杀,来年转投上交大的体育专业。

那里还算一片“净土”:他的竞争对手八成都是体育生,厮杀远不如新传激烈。只要能通过两轮考验,他便能选择体育专业下新开设的体育新闻方向,“曲线救国”。

事实证明,他躲过了一“劫”。

2022年3月12日,考研国家线公布。新传A区国家线达到367分,相较2021年上涨12分。消息一出,新传考研作为单独词条迅速蹿上微博热搜。

王必先觉得新传国家线已经变得“离谱”,但也还算在“意料之中”:当本专业、跨专业甚至社会人士都挤上了这列本就爆满的列车,分数线水涨船高也就难以避免。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12位近年的新传考研学生,无论是一战上岸、二战失利还是接受调剂,他们无疑都经历了一场惨烈“战争”。据网易数读,综合2019-2021年41所不同层次高校的硕士报考数据,上述高校所有硕士项目平均报录比为6.84∶1,但如果将新传硕士报录比单独拎出,数据直接翻倍——平均每14个考生中,才会有1位幸运儿。2019年,上海大学新传考研报录比甚至达到了史无前例的54∶1。

无奈之下,新传考研国家线公布之际,一幅截图开始在微博广泛流传。考生争相调侃,竞争压力如此之大,以至于“施拉姆(即美国学者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之父)来了也得调剂”。

这样的无奈甚至传导到了新传教师身上。一位教师感慨,在她还是新闻专业学生的时代,读研尚未成风。她是在工作数年后,才抱着求解社会问题与现象的心态,读研读博。几十年过去,她发现,当年的悠然与纯粹,已经很少能在如今新传考研大军的身上看到了。

新传备考生,甚至有学电焊的

黄宗楚如今独立开办了一家新传考研辅导机构,她觉得,光是在机构里都能感觉到,四面八方涌入的考生,继续在新传这口已经着火的油锅下添柴烧火。

2020年,黄宗楚在一所一线城市双非院校的新传专业考研上岸,旋即应聘进入她学习过的新传考研机构,兼职做带班人,辅导下一批投考本校的新传考研人。第一年,来自前述双非院校新传专业的4名带班人有八十多个学生;第二年,学生人数就暴涨到了180人。

湖南师范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