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城市形象传播年度观察:

(本文首发于2022年3月17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莫闻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城不同。2021年,哪些城市被放在聚光灯下,又有哪些城市冲上了热搜榜?喧嚣的舆论场内,城市的形象如何被展现、定义和重塑,人们倾听的城市故事有什么不一样?

这是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心的第二期《城市形象年度观察》。

上期年度报告中,我们将2020年定义为“转折之年”,提出小众城市“出圈”和大城名城“出新”的判断;2021年,城市形象传播继续维系“出圈”和“出新”的大趋势,并呈现出更加奇妙的变化。

2021年,我们的判断是,城市形象传播迈入“演变之年”:这一年,社交网络的参与式传播,继续为小众城市“出圈”推波助澜;这一年,历史文化名城继续调整城市的故事内容,严肃高雅的传统文化元素赢得万众青睐;这一年,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政府治理的好与差都被放大,展现特殊时期城市的“面子”和“里子”。

研究团队认为,这三种状况,对应城市传播需要践行的三大成功法则——社交红利、文化底蕴和突发状况的舆情效应。

那些寂寂无名的城市,那些有了名气又想讲述新故事的城市,如何把握传播法则,定义自我和重塑自我,提升城市能见度,推开城市传播的胜利之门?

社交红利:共情效应持续

2021年,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上,14岁的全红婵一跃惊人,凭借3个满分动作和独特的“水花消失术”夺冠,瞬间燃爆社交网络。人们的好奇心转向“究竟什么样的城市造就了全红婵”。人们惊奇地发现,这座小城正是新锐的“网红城市”广东湛江。

2020年凭借网剧《隐秘的角落》爆红的赤坎老街,到2021年初刷屏“菠萝的海”,再到年中的“全红婵效应”,过去两年的湛江似乎演的是“爆红”连续剧。这是国内城市传播黑马般的存在。

湛江是一座近800万人口的大城市。但在以往的舆论场中,是少有人关注和讨论的“小城市”。为什么极富日常化的生活场景,能够定义湛江这座相对“小众”的城市?

秘密是社交网络的红利。

在社交网络中,小众城市获得了快速家喻户晓的机会。碎片化的城市形象作为城市形象繁杂构成中的一瞥,也激发人们对特定城市形象的凝视和遐想。

“隐秘的角落”展现了湛江的旧时风情旧时光,勾起了人们的怀旧情愫;“菠萝的海”展现了五彩斑斓的热带农业景观,“暧暧远人村”的田园生活吸引着“久在樊笼里”的城里人;全红婵的邻家小女孩的形象,淳朴和乐观精神,乃至向上生长的韧性,在汲汲于功名的社会环境中洒下了一缕亮光。

2021年的具体实践中,我们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奎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