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点就睡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早睡还是熬夜”,亦如“生存还是毁灭”一样让当代年轻人难以抉择。
你有多久没有睡个饱觉,拥有一场“高质量睡眠”了?睡眠作为一种本能,作为自然界赋予人类的一种能力,或许已渐渐被现代人所丢失……
“熬夜快感的本质是什么”,知乎上有个高赞的回答是:假装抓住了时间。在时间面前,大家都是极度焦虑的饿鬼,难以知足。
“现在年轻人面临很多压力,可能来自于对未来的期望,但我觉得很多压力是自己给自己的。”关注到“失眠”问题的黄子韬和喜临门发起了一个睡觉比赛——《11点睡吧》。
偷得浮生“半夜忙”
有人说,白天的人活得大同小异,只有夜幕降临,才将人们分成了不同的样子。时针与分针像是两个不知疲倦的小人,始终相互追赶着,像是这个开了倍速时代的缩影。
11点,对很多人而言是入夜的信号,而对陈晨来说11点意味着发版才正式开始,这场马拉松式的持久战要持续到凌晨三四点。对于这样的“昼夜颠倒”,陈晨在入职这家互联网大厂前就早有准备:“当时面试官告诉我,一般两周发一次版。当然最疯狂的一次,他们一周有三天都在功能迭代。”
像陈晨这样刚毕业的95后,“体力好、能熬夜”,是同事们公认的。公司里不成文的规定是,发版后的第二天不要求打卡,默认可以下午到公司。这也意味着,“熬个大夜”换取到了工作日睡到“日上三竿”的特权,这一天的清晨就像周末一样没有闹铃的催促和心理负担。
通宵达旦发版的互联网程序员,凌晨2点才刚刚下播的电商主播,都有着高负荷的工作压力,他们的灵魂清醒着,但肉体已极度疲惫。
当生活还没有“互联网”化之前,的哥凭着自己的“经验”蹲点潜伏在市郊的某几个高新科技园区,这里就是城市真正的“不夜城”。而如今,夜生活变得更精彩。
穿上冲锋衣,戴上头盔,接“夜单”的外卖骑手习惯了昼伏夜出,跑腿、送夜宵、买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没有白天的交通拥堵,夜晚的城市任他们自由驰骋,而他们是光怪陆离夜生活的见证者,也是城市真正的“守夜人”。
▲图/新华社
2019年的情人节,袁弘“升级”做了父亲。“我觉得带孩子不困难啊!”和许多新手奶爸不同的是,袁弘是个乐意带孩子的父亲,也很享受这个过程。
亲力亲为也意味着自我精力的耗费,喜怒无常的“神兽”入睡时间并不可控。而只有等孩子的呼吸变得缓慢、均匀,大人才敢松一口气,此时也意味着“自由”降临。
不过长夜漫漫,带娃起夜让“好好睡觉”成为奢望。“很久没有睡过整觉了”,袁弘坦言道。这就是为人父母的“负重前行”,因为随时要响应宝贝的需求,睡觉主动权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上了。
11点,每个城市都涌动着不同的情绪。此时的西藏昌都已安然进入“梦乡”,而在超一线城市,灯火与大脑同在高速运转,不少人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熬夜”的命运。
在《2021喜临门中国睡眠指数报告》中,基于详实的调查和数据描绘出了这样一幅国人“晚睡”的全景图:高强度工作模式持续压缩着互联网从业者的睡眠,与他们为伴的是外卖员、快递人员、医护人员、淘宝店主和自媒体人等通过压缩睡眠时间,换取工作与金钱。初入职场的95后开始加入到“失眠”大军中,工作日不敢赖床、周末不想起床是很多“打工人”的真实写照。零点的购物节狂欢,与边听音乐边抒发情绪,成为年轻人“伴睡”的两大法宝。
▲图/《2021喜临门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数据图
越夜,越精彩。黑夜才是现代人的充电桩,而在这样的“熬夜”现状下,如何划清白天与黑夜的界限,让睡眠成为身体与心灵休憩的港湾,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难题。
比赛睡觉,独特的实验性综艺
在一间安静温馨的卧室,配置最舒适的床垫、枕头、被子,智能播放白噪音,音疗颂钵一对一哄睡……平均入睡时长究竟需要多久?
黄子韬作为发起人,和喜临门开启了一档明星睡眠真人秀观察节目。在《11点睡吧》这档实验性综艺里,明星达人成为睡眠实验样本,多直播间的平行直播将每期4位嘉宾的入睡状态无干预、无剪辑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而能够完成“想睡就睡”任务的人,才是“大睡神杯”最终的拥有者。
首期节目聚齐了认真“哄睡”自己每一个器官的伊能静、本就不想睡的95后代表吴宣仪、“凡尔赛睡眠能力者”张继科和“瞌睡奶爸”袁弘。这四位挑战者的入睡准备画风各异:有人掏出了随身携带的“猛男必备”紫色小枕头,有人在线DIY奶油胶手机壳解压,有人睡前健身八分钟,还有人煮了一壶“六味补气水”。期间黄子韬则化身“生活助理”,为挑战者们提供各式助眠服务。
“没有想到成功率这么高,我之前预测首次成功的人数可能只有一个。平时拍戏或者工作的时候,想要进入好的睡眠真的比较难,没有想到大家今天睡觉都这么快。”三人挑战成功的实验结果大大出乎黄子韬预料。
而此次唯一挑战失败的吴宣仪算是“报复性熬夜”的典型——尽管尝试了推拿、瑜伽、催眠以及微电理疗等花式“助睡”方式,却仍旧“睡意全无”。“如果第二天没有工作,自己一般熬到凌晨四五点才睡”,直播间的她也像极了身边一个个不愿入睡的年轻人。
国人的平均睡眠时长不断降低,入睡时间也在不断延后,已是不争的事实。《2021喜临门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国人平均睡眠时长从8.8个小时减少到6.69个小时。
▲图/《2021喜临门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数据图
在微信对话框里互道一声晚安,也意味着可以卸下白天的伪装,属于自己的“私人时刻”终于到来。熬夜,只是在心理上想要抓住这些时间做一些只属于自己的事情,仿佛拥有了一个逃避现实的时间空隙一样。
正是这样一种焦虑的心态,令“深睡”变得困难重重。好的睡眠,有睡眠时长与睡眠质量两个维度的评判标准。常年缺觉,但仍然生龙活虎的“成功人士”案例容易令人误入歧途。事实上,不少顶级的运动员都有长时间“睡眠待机”的习惯,比如本届冬奥会上,“天才滑雪少女”谷爱凌就坦言自己每天要保证有超过十小时的睡眠时间,作息十分规律。男子速度滑冰500米冠军高亭宇也说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睡觉”。他们的“睡眠秘密”引发热议,但尽管睡眠长度需要保障,但睡眠质量,即“深睡”其实更为重要。
“深度睡眠”是睡眠的一个部分,也被称作是“黄金睡眠”,只占到整个睡眠时间的25%。深度睡眠可以缓解人们一天的劳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为了寻找更加高效的睡眠模式,国人对于高质量的“深睡”产生了真正的兴趣与向往。
每个人的“失眠”背后,都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在喜临门发起的#睡眠心愿实现计划#互动里,众多用户分享着自己的睡眠故事与愿望:异乡求学的学生在愿望里写下“早日回家吃妈妈做的饭,睡两米的大床”;熬夜选手灵魂发问“真的很想穿越回昨晚,问问凌晨三点还在看小说的我到底在想什么”。每个人都对睡眠抱有美好期许,因为打破熬夜魔咒之后,或许就能获得“灵魂”上的充电时刻,开启人生的健康新可能。
最难的自律是好好睡觉
随着全民“睡眠债务”越来越高,近年来,国家发布一系列政策来保障睡眠民生健康。《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倡议,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时间从2022年起到2030年要达到7-8小时;教育部也发布“睡眠令”,对中小学生睡眠时间做出明确要求;四川省“两会”期间,也有人大代表提出,希望尽快发起中小学午休“躺睡”工程。
尽管睡眠还不是独立的学科,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国家推行“健康中国”战略休戚相关。
在《11点睡吧》中,睡眠专家强调,睡够8小时和熬不熬夜是两个概念。“人的激素分泌,包括松果体素的分泌都是按时间的。如果你睡晚了,这个时机就过了,就会影响你的睡眠质量。”所以早日实现“11点睡觉,8小时睡眠”,就是对个人健康的及时止损,每周至少早睡一天,就是对自己更好一点。
“希望大家看到我的这个节目,真的可以改善睡觉的状态和生活方式,不要再去熬夜了,熬夜是不对的,你要为长远考虑。”正如发起人黄子韬所说,拍摄《11点睡吧》的初衷是意图揭示睡眠问题的普遍性,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建议。而参与挑战的嘉宾们化身睡眠实验样本,既通过挑战认清自己的睡眠问题,也为观众们提供早睡行为指南。
喜临门“睡吧118”健康睡眠理念旨在重塑国人睡眠认识和行为,解救被牺牲的睡眠,实现睡眠“共同富裕”。作为国内床垫行业的领军企业,喜临门以“致力于人类的健康睡眠”为使命,在为消费者不断推出床垫用品的同时,从2013年起,连续九年协同相关机构研究发布《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持续研究中国人睡眠变迁,普及科学睡眠知识。
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赵忠新在节目现场表示:“睡眠问题关系到国家和全民健康,喜临门联合社会各界,为共同推动民众的睡眠健康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过去“一张床垫护终身”的想法已经落伍,为了拥有好的睡眠,床垫也有了“保质期”——人一生要睡8张床垫,只有采用更科学的方式方法改善睡眠环境,才能切实提升睡眠质量。
▲图/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赵忠新现场发言
不熬夜已经成了我们时代最难的自律,而真正的自律,应是在这个时间焦虑、诱惑不断的年头,暂时放下白天的种种,拥有“摆正心态,第二天从头来过”的好心态。
每一个安睡的夜晚,都是忘掉今天、不惧明天的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