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回顾2008】纺织业:浴火重生
流动资金不足,原料价格飙升,外单不断减少,工人工资上涨,萧羽没有办法,只有不断减产裁员。从2008年初到5月份,萧羽忍痛将产量缩减了三分之二,工人减少了一半多。
责任编辑:吴传震
2008年中国纺织业出现十年来首次负增长,江浙纺织企业纷纷减产裁员,往年年增长38%的好时光将一去不返
据中国化纤信息网的数据,2008年10月底,江浙纺织企业开机率最低只有40%多,此后一直维持在50%的水平。营图/CFP
阴雨连绵
2007年,中国纺织行业如日中天,行业利润增速高达37.79%,好日子似乎没有尽头,江浙的纺织企业主们纷纷扩建产能,浙江余姚的小纺织老板萧羽也不例外。
为了扩建厂房,萧羽需要投资1900万元,其中500万元,他希望得到银行的支持,但2007年初对他笑脸相迎的银行,年尾却变了脸。
2007年,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央行连续6次加息,要求商业银行严控贷款投放,大幅减少信贷投放额度。
萧羽的500万元贷款,正好撞上了“枪口”。曾答应给他贷款的银行告诉萧羽,总行的信贷政策有变,对纺织这样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不再支持。
此时,沿海发达地区正处在鼓励产业升级的热潮之中,萧羽和他周围的几个纺织业老板都有严重的失落感——国家要抛弃我们了。“升级不错,但我们国家从电器到IT,再到汽车,到底有几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下子抛弃劳动密集型的纺织行业,谁来解决那么多人的就业?”这是萧羽和他的企业主朋友们经常抱怨的话题。
但在2008年年初,不管如何抱怨,即便萧羽拿厂房抵押,银行也不愿放贷给萧羽。
没有办法,2008年1月,萧羽只好提前把仓库的存货卖掉,换到400万元的流动资金。
这笔钱并不足以改变萧羽的窘境,他只能减产。与此同时,2008年开始,人民币加速升值,也让萧羽面临更艰难的局面。
2008年三四月间,萧羽先后接到两个大单。但报价时,因为人民币升值的因素,他对一个德国老客户的报价从2007年每米0.34美元升到0.5美元,谈了多次,客户无法接受如此大的涨幅,最后只能放弃。
另一个法国客户,同样由于价格原因无法成交。
萧羽也没有办法。2008年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暴涨至每桶约150美元,化纤原料的价格也不断走高,化纤原料PTA(精对苯二甲酸)的期货价格,从年初的7000元/吨上涨到10000元/吨,让下游纺织企业难以承受。
不仅仅是原料涨价,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行,也让萧羽感到难以应对。春节后,萧羽的工厂出现了工人擅自离岗的现象。
有一个工人干了不到一个月就要离职,找萧羽结算工资时,萧羽没有答应——这与萧羽定下的规矩产生了冲突——由于近几年招工困难,加上纺织厂工人从生手到熟手需要三个月的培训期,萧羽要求工人在辞职前必须提前一个月通知工厂,如果擅离岗位,工厂有权不发工资。
但这个工人并不认同这个规定。他找了几个社会上的朋友,一起闯进萧羽的办公室,要求他结清工资。无奈之下,萧羽选择报警。警察登记了工人身份证后,要求他不能扰乱工厂秩序,有问题找劳动部门。
劳动部门责令萧羽必须结清工资。这令萧羽无法接受,但也只能执行。如是者三,使得萧羽非常苦恼。“国家要抛弃我们了。”萧羽再次说到了当时的感受。
流动资金不足,原料价格飙升,外单不断减少,工人工资上涨,萧羽没有办法,只有不断减产裁员。从2008年初到5月份,萧羽忍痛将产量缩减了三分之二,工人减少了一半多。
转向国内
棉纺业的日子比化纤稍好些。2008年上半年国内棉花价格总体稳定,据中国棉纺织网相关数据,1-8月每吨棉花价格仅上下浮动200元左右。
但是,五一之后,中国棉纺信息网总编吴永萍发现,棉纺企业的日子也开始难过了,产销率和开机率明显下滑,部分中小企业开始被迫停产,棉纺企业的投资甚至开始负增长。
下游企业的不景气也传导到上游。从2008年5月开始,以飞跃集团为代表,浙江台州缝纫机行业出现全行业萧条——人们发现,国内外纺织业因为需求萎缩,投资也都开始萎缩了。
萧羽开始把销售重点转向国内,由于纺织企业转做国内市场的越来越多,客户也越来越挑剔,同时开始压价。
2008年六七月之后,更多的外销纺织企业拥入国内市场,国内采购商开始大幅压价。萧羽的企业经营利润一下子又减少了10%。
但2008年6月,萧羽总算久旱逢甘露。屡经努力之后,当地的交通银行,同意贷给萧羽几百万元做流动资金。
但幸运的只是萧羽一个人。6月初,因为对通胀和经济过热的担心,央行一改2008年来每次0.5个百分点的准备金率提升速度,将准备金率一下子提升一个百分点。
信贷环境开始加速恶化。结果,不仅仅小企业,大型纺织企业也都开始感受到资金短缺。
绍兴当地最大的印染企业之一江龙控股,出现资金链危机,转而向政府求助。纺织企业经营困难的报道也开始屡见报端。
2008年7月,总理温家宝特别到无锡第一棉纺织厂生产车间视察,以示对纺织业的重视。
纺织工业协会和有关国家部委也对纺织业进行了调研,决定出手相救。2008年8月1日起,国家调整纺织品、服装等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
这对纺织业是好事,但为时已晚。更可怕的是,美国金融危机来了。
萧条加剧
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导致纺织品的出口需求大幅跳水。
江西纺织控股集团进出口公司总经理谢齐凡估算,当时美国市场出口下降20%,欧盟市场也下降了20%。
2008年9月之后,利率急降2个百分点,但这已经无法改变大势。
纺织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死剧变。以外销为主的绍兴陷入恐慌之中,绍兴中小纺织企业大量停产半停产。
2008年九十月间,绍兴三大纺织企业:资产上百亿PTA生产企业华联三鑫停产,最大印染企业江龙控股倒闭、董事长潜逃,纺线为主的五环氨纶停产。
此时,绍兴柯桥轻纺城市场里一片萧条,店主们袖手枯坐,无事可做。店铺的租金从年初的每年七八万元直接降到三四万元,跌去一半左右,越来越多的店主宁愿转让店铺。
据中国化纤信息网的数据,2008年10月底,江浙纺织企业开机率最低只有40%多,此后一直维持在50%的水平。
萧羽工厂周围的几家纺织企业,从年中也开始大幅减产。一个原有1500人的大纺织厂,工人已经减到400人,另一个有266台织机的纺织厂,则停产了96台。
金融危机,还导致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并导致上游原料价格暴跌,这令此前囤积原料的纺织企业损失惨重。
在国际油价每桶跌去100美元之后,PTA从高峰期的每吨9600元跌到4300元,跌幅超过55%。
国内棉花价格也从高峰期的14000元/吨跌至11000元/吨。
据中国化纤信息网相关数据,2008年中国纺织业出现十年来首次负增长,行业利润将与去年基本持平——2007年,纺织全行业利润增速则高达37.79%。2008年第四季度,化纤陷入全行业亏损。
绍兴当地的大型纺织企业越王控股集团副总凌利明告诉记者:“2008年是我干纺织十几年来,最艰苦的一年。”
唯一感到欣慰的是纺织的个别小行业。在浙江诸暨大唐镇,那里的袜业企业全年的累计增长仍达到20%,但泰荣针织老板刘训林对2009年并不看好——第四季度,泰荣针织的产量下降了10%,危机的影响也开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