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真是一种病:青少年高发,治疗遇“绊脚石”

一项焦虑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其中焦虑障碍占4.7%,仅次于流行率最高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目前社恐患者治疗手段主要是药物和心理治疗。

疫情期间大家减少外出,外出戴着口罩,社恐患者感觉“更有安全感”,“一部分社恐患者更勇于来医院就诊了”。短期来说,独处时间增加,减少了患者社交压力,但当患者长期独处,得不到外部刺激或者训练,可能还会加重症状。

精神科医生刘振东执意使用“受访者”而非“患者”“病人”这样的称呼。他不想给这些孩子造成额外的压力,同时他也意识到压抑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氛围是治疗路上的“绊脚石”。

责任编辑:曹海东

美国全国性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社恐症终生患病率为13.3%, 是继重性抑郁障碍和酒精依赖之后的第三常见精神障碍。 (人民视觉/图)

“我去抢劫,就是为了进来坐牢、治病。”

这不是电影中的情节。这个坐在审讯桌对面的小伙名叫王新,刚满19岁,他声称自己有严重“社交恐惧症”(以下简称社恐),脑子很乱无法专心学习和工作,“所以我想到牢里去,这样就可以暂时逃避外界的一切,逃避人群”。

2022年2月10日,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在官方微信号上披露了这个案例:就在2021年除夕傍晚,王新携带一把水果刀走进一家便利店,准备实施“抢劫计划”,老板以为小伙只是开玩笑就未予理睬。

无奈之下,王新只能在便利店门口自行报警投案自首。被抓后,司法机关请专业鉴定机构对他进行了精神检查,结果和王新2019年初自行检查的结果一致:他患有“混合型焦虑障碍”,时常会胡思乱想、感到烦躁。

与网络上很多年轻人拿“社恐”自我调侃不同,“社恐”确实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精神障碍。

根据美国精神医学学会2013年发布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或称社交恐惧症)的基本特征是对社交情境的显著或强烈的害怕或焦虑,在这种情境下个体可能面临被他人品评。

这些患者饱受焦虑和恐惧的折磨,不少人还会出现共病的抑郁症、强迫症等等,严重影响社交、教育和就业。美国全国性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社恐症终生患病率为13.3%, 是继重性抑郁障碍和酒精依赖之后的第三常见精神障碍。

2022年1月,一款鼻用喷雾剂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CDE)批准,专用于治疗成人社交焦虑障碍的焦虑症状。社恐药相关新浪微博话题在数天内就累计近400万次阅读,不少网友才意识到社恐症的存在。

2022年2月27日,南方周末记者在CDE官网检索发现,除了新近许可的抗SAD鼻喷剂临床试验外,还有11个适应症包括“社交焦虑”的药物临床试验登记在册,其中6个药物临床试验状态为“已完成”,3个为“进行中招募中”。

“目前来说,社恐症还没有专门的特效药面世,但还是有治疗方法的,就是药物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梁淑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