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鼠生意:一只售价上万,毛利率超80%

以最贵的成品小鼠——集萃药康的“斑点鼠”为例,2020年销售价格就达到11723.99元/只。不过对于CRO公司而言,实验动物支出“微乎其微”。“如果研发新药是写一篇文章,那实验动物的花销就是一个标点符号。”

在国内,实验鼠并非“想卖就能卖,想买就能买”。按规定,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许可证五年有效,并需要进行年检,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许可证不得转借、转让、出租给其他人使用。

实验者越来越认识到动物福利对实验结果影响的重要性。耿祥飞所在公司已涉足销售实验鼠公寓、阻碍关卡、转盘等面向老鼠的玩具,一年销售额达100万,最近两年增长率达到30%-40%。

(本文首发于2022年2月24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曹海东 助理编辑 温翠玲

2018年9月3日,国内一实验动物中心通过专家组现场评审,总面积约520平方米,是一个符合国家标准的动物实验室。 (视觉中国/图)

俗话说“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有些不起眼的小白鼠,却可能成为生命科学的功臣。

在西伯利亚,一只小老鼠雕塑戴着眼镜,憨态可掬,舞动小手编织着一件双螺旋形状的毛衣。这座雕塑已在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细胞学和遗传学研究所伫立八年多。

并非所有老鼠都能成为实验鼠。人们常看到的街上老鼠是褐家鼠——大鼠,虽与实验鼠同为啮齿类动物,却因为标准化程度低而不能进入实验室。国家实验动物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贺争鸣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实验动物是按照特定的繁殖方式培育的,因此它的遗传背景清楚、稳定。

正因为科学家了解小鼠遗传背景和生活习性,才有可能利用它作为研究工具开展相关研究,其获得的成果应用在各个领域。这是小鼠能成为最为常见的实验鼠的根本原因。

随着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国内外对小鼠等实验动物需求逐年攀升。

贺争鸣教授参与编纂的《国家实验动物资源发展报告》调查了2019年我国的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情况,他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2019年中国实验动物生产量达3000多万只,使用量2600多万只。

极高的毛利率让这一领域备受关注。实验鼠公司集萃药康招股书显示,2020年,商品化小鼠模型销售毛利率达81.52%。

相关企业亦接二连三地登陆资本市场。2022年1月,集萃药康通过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审核;2021年12月,南模生物在科创板开始申购,计划募资4亿元;2021年8月,百奥赛图放弃科创板,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实验鼠俨然成为又一个朝气蓬勃的细分赛道。

“排队”等老鼠做实验

“实验动物现在是供不应求的状态。”国内某大型CRO公司(以合同形式为制药企业在药物研发进程中提供专业化外包服务)实验动物设施资深总监杨林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所在公司一年使用近二十万只大小鼠,最近仍在不断增长。

实验动物的主要市场是高校科研院所、医药研发机构,以及非临床CRO等。相关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北京一所大学通常每个月外购1万只左右小鼠,国内另一所大学每月的用量也在五六千只。

“生物医药科技的发展跟临床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才会更有意义。在体外实验的基础上开展体内实验进行致病或干预的机制研究,就需要大量的实验动物,在实验动物体内得到相关有效结果也是开展临床试验的条件之一。”暨南大学实验动物专家牛海涛教授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的《2022年度国家自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