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声泪影砌人生——香港电影宗师楚原逝世

某种程度上,楚原作为上世纪50年代起便拍电影的导演,参与、见证了香港电影近七十年发展历程。他亦将香港电影人精神延续至今:在历史变迁中把握时代脉搏,顺势而为,坚韧地游刃,再屡屡突围。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发自:广州

责任编辑:杨静茹

▲年轻时的楚原在片场

2018年4月15日,年过八旬的香港导演楚原拄着拐,带着妻子、演员南红和孙女,走上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领奖台。他虽久未露面,但声望犹存。甫一出场,现场掌声响起,经久不息。楚原与导演胡金铨、李翰祥、张彻齐名,是20世纪50-70年代香港电影的代表人物。

▲2018年,楚原带着妻子南红和孙女走上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领奖台

楚原发须皆白,举手投足尽显豪迈,俨然一位逍遥老者。白发是他的特征,早在70年代,他不过四十却鬓已星星,蜷成一堆,旁逸斜出。他曾以此自比同样两鬓斑白的詹姆斯·邦德。

在邵氏电影公司的大导演中,楚原人缘最好。他没有派头,喜欢胡说八道,永远衣冠不整。冬天是那件蓝色的丝棉袄和灰绒裤,夏天则踏一双廉价凉鞋,上身一件穿了快十年的花恤衫,下身一条洗得发白的牛仔裤——时常卷起,用胶纸粘着,露出毛茸茸的细腿,悠然自得地迈着八字步在邵氏片场游走。当时的记者形容他像济公和尚,只差手上一把大葵扇。

对香港电影人来说,“楚原”这个名字几乎等同于香港电影史。楚原一生作品过百部,经历了电影加工方式、制作风格、观众口味等几重变迁,与香港历代影视代表人物皆有渊源。

▲《七十二家房客》片场

上世纪50年代,他依靠父亲的人脉入行,赶上香港粤语片兴起,凭借处女作《湖畔草》打响名堂。60年代,詹姆斯·邦德全球大热,他拍摄同类型影片《黑玫瑰》,大获成功。70年代,张彻、胡金铨的武侠片大放异彩,他先拍《爱奴》、再改古龙,走出二人之外的奇情武侠之路;同时还拍了《七十二家房客》,打破票房纪录,让粤语片重回电影市场。80年代,成龙等新时代动作明星开始主宰市场之后,他尝试融入玄幻元素制造新的视觉风格。90年代,都市喜剧开始流行,楚原翻拍旧作《大丈夫日记》,成绩亮眼。随着年纪渐长,昔日与他合作过的后辈开始成为香港影视行业的中流砥柱,他急流勇退,深藏功与名,在TVB跑龙套过戏瘾。粤语片时期的现实片和国语片时期的武侠片是他风格大成之作,前者使他扬名立万,后者为他带来了巨大的观众群。

▲《大丈夫日记》 (1988)

他曾几经起落,几度无戏可拍,但总能适应潮流,东山再起。“今天你发觉我好像喜剧、悲剧、写实主义、武侠片等什么类型的电影都可以拍,但其实我大部分作品的成功都是‘时势造英雄’。”楚原说。

▲《三少爷的剑》片场

顺势而为

在香港电影行业中,楚原很受尊重。作为一名导演,他拥有极强的拍摄能力和技巧。他拍戏没有正式剧本,只有分场纸片。无论谁编剧,他总会先写一遍才到现场。重写时,他已经想好了所有细节,拍摄时按印象拍即可。

蔡澜在邵氏担任监制20年,在他印象中,楚原是邵氏导演中镜头用得最好的一个。他通常几个戏一起拍,一个片场搭景,另一个片场开拍,第三个片场演员换戏服……演员罗兰在50-70年代与楚原合作多次,曾目睹楚原同时开拍至少三个戏的场景,震撼至今。

楚原由编剧入行,文字功底极强,拍电影时最看重人性中的无奈。

他曾有两张图书馆的借书证,日间在图书馆看完一本,再借一本回宿舍看。他看过很多世界名著,从中学会怎样刻画人性,表现人性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